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娄底一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PAGE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PAGE1
2019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期末综合检测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测,比较接近事实的是()
A.小明步行的速度约10m/s B.娄底冬季的平均气温是25℃
C.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50g D.一眨眼的时间约为5s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不符合题意;
B.娄底冬季的平均气温是10℃,不符合题意;
C.一瓶矿泉水的容积一般在
550ml=550cm3
左右;矿泉水的密度与水接近,即1.0g/cm3;矿泉水的质量:
m=ρV=1.0g/cm3×550cm3=550g;
符合题意;
D.一眨眼的时间不到1s,不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乙图中,听不到真空罩里闹铃的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中,倒车雷达探测后方有无障碍物,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丁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激起水花,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探测后方有无障碍物,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有关声音的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吹笛子时手指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②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是为了改变鼓的音调
③古代士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声辨别敌人远近是因为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快
④听众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吹笛子时手指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频率,改变音调,说法正确;
②用大小不同力击鼓是为了改变鼓的响度,说法错误;
③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古代士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声辨别敌人,说法正确;
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听众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说法正确。故选B。
4.下列图像中反映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图像可知,不是倾斜的直线,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象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汽化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是由池塘中的水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不符合题意;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实际上就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不符合题意;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形成的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符合题意。
6.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露珠下的叶脉 B.小孔成像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
【详解】A.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大,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7.游客在湖边拍摄鸟俯冲向下捕捉水面下的鱼的景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鸟看到水中的鱼是折射现象 B.鸟在湖水中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鸟在相机中的像是虚像 D.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水中的像在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鸟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所以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A正确;
B.小鸟在湖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正立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