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03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北京)(原卷版).docx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左图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乙土地利用类型比重为()
A.13.5% B.41.7% C.16.7% D.6.6%
2.甲土地利用类型①地位于()
A.长白山脉 B.天山 C.小兴安岭 D.大兴安岭
3.依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土地利用类型适宜发展()
A.渔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响应时间更快,2019年7月23日,中兴通讯宣布首款5G手机开启预售预定,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读“5G网络试点城市与5G自动驾驶试验场分布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目前我国5G网络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西南云贵地区 C.青藏高寒地带 D.西北绿洲地带
5.你认为5G网络试点城市的选址,主要考虑的条件是()
A.发达的海洋运输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优美的社会环境
6.5G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③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小时,两地朝发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线路之一。下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
7.沪昆高铁()
A.穿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西部地质灾害多发
C.沿途耕地类型多为旱地 D.穿过我国干旱地区
8.与航空运输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
①速度更快②耗时更短③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④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沪昆高铁的开通,可以实现()
A.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 B.每日有大量香蕉从昆明运至上海
C.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 D.带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发展
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下侧剪纸作品展示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该剪纸作品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江南水乡 B.内流湖区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1.图中所示地区屋顶坡度很大,主要目的是()
A.防地震 B.保温 C.防积雪 D.排水
12.早期该地颇具优势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人民币上学地理”,依据下列人民币票样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图中50元和2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长江三峡
C.人民大会堂,敦煌莫高窟 D.布达拉宫、桂林山水
14.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苗族、回族 B.傣族、蒙古族 C.高山族,满族 D.藏族、壮族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绿肺”之称。读图,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吻合,选出正确的序号()
①一月0°C等温线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乙地形区为()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17.下列景观属于甲地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河网密布 C.居民的墙体较厚 D.冰川广布
读下图,回答下列18-20小题。
18.相对于不适宜种植水稻的C平原来说,同在北方地区的A平原却可种植水稻的最关键因素是()
A.耕地面积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