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谈在生态系统中开展森林健康工作.pdf

发布:2025-04-05约2.5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在生态系统中开展森林健康工作

【摘要】通过对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森林危害的分析,简要介绍了森林

健康的概念,并强调在重视森林健康的同时要营造健康森林的思想。

【关键词】森林健康;病虫害;火灾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能

够最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健康的森林并不一定没有病虫害、

枯立木、濒死木。而是它们一般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存在,对于维护健康的森

林中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是有益的。人类对森林的影响

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健康的森林在一定限度下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能够承

受或可自然恢复的。健康的森林能够尽量发挥其多种效益,而不健康的森林,其

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都是低下的。

当今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在积极寻找对策减

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的同时,林业工作者也开始在森林自身上查找原

因,由此印发的森林健康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调查,由于大多数森林,特别

是人工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造成上千

亿元的中介损失。森林健康是国外针对人工林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水土保持能力

弱等提出来的一个营林理念,倡导通过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

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提高。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实现森

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满

足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

一个理想的健康是森林是指在病虫害、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木

材采伐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的正常生长不会受到威胁,森林的游憩、野生动物保

护、木材利用和水源涵养等多用途、多价值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在健康森林中

并一定没有病虫害、没有枯立木、没有濒死木,而是它们发生在一个娇滴滴层次

上,对于维护健康森林中的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是有益的。

一个健康的森林不会因为人类的有限活动而受到根本影响,会保持着森林自身的

良好状态。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培育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

在生态系统健康、经营手段健康和功能目标健康三个方面开展森林健康工作。封

山育林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封山育林不破坏植被,既可保护原有的树种资源,

又能形成混交林,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封山育林使林分自

然改造为灌草结合、针阔混交、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群落,从而有效保护、发

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好多地区杨、柳、榆等阔叶纯林严重发生森林病虫

害,受到严重损失的事实来看,森防工作必须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必须把森林

病虫害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规划设计,从选育良种、培育壮苗、造林、抚育、管护、

采运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森林病虫害防治因素,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

检查验收。林业部门制定了《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提供了一个生

物多样性、地力维持、森林健康、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影响、配套政策措施等方

面进行全面权衡的综合衡量依据。影响森林健康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第一是由

于我国人工林面积大,树种单一,中幼林多,形成了许多片状纯林,一旦发生森

林火灾或爆发病虫害难以控制,对森林健康形成了潜在威胁,科学营造健康森林,

就要营造不同品种和不同林龄的混交林,建立多类型植被,保护物种基因的多样

性;第二是过去未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林分,现在大部分的已成小老树,并成为

森林病虫害暴发的发源地,造林之前就应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在对现有森林进行

改造时,要加大对现有低产林和小老树的改造,更新树种,保护原生植被;第三

是由于林分质量不高,造成森林综合效益低下;第四是由于人为破坏,我国天然

林及天然次生林数量急剧减少,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被打破;第五是由于外来物

种入侵严重,原生植被遭到摧残。

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在借鉴过去土壤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按不同树种详细划分造林立地类型,解决什么地方植何种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

决多年来所倡导的适地适树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实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将各种类型造林模式纳入地方标准,实行标准化造林,解决“粗放”到“集约”经营

的跨越,打好营造健康森林的基础工作。以地带性植被为主,建立多类型植被:

地带性植被是大自然经过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择优选择保存下来的成果,具有

很强的稳定性。对于能够通过封育恢复及通过人工促进恢复原生植被的,应以自

然恢复为主,不必要再引外来树种。对无法恢复原生植被的,在营造生态林中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