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四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高效整合学案新人教版.docx
PAGE
其次十四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高效整合
整合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化规律
演化规律
表现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化
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快速发展,人们起先用铜仿制海贝,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渐渐退出了货币舞台
由杂乱形态向规范形态的演化
从商朝铜贝出现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有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等;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心铸币的演化
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心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由中心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心干脆经管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化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化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化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化。“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化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起先从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整合二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化
时期
演化
1870~1914年间的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国际支付主要以英镑进行
1915~1944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干脆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机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头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纳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旧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头中后期以来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亮性、节约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货币区,如欧洲货币体系等
整合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化的历程、趋势和特点1.历程
2.趋势
(1)赋役标准:随着封建统治者对民众人身限制的渐渐松弛,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唐朝两税法的实施为标记。
(2)赋役形式: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走向发达,赋税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的推行为标记。
(3)赋役种类:历代赋役改革往往把各种杂税合并起来,统一征收,赋役种类由繁杂向简洁转变,如唐朝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
3.特点
(1)循序性:赋役制度改革步步相接、前后相承,很少有移植外国制度而隧然转折的现象,完全依据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改变而改变。
(2)反复性:赋役制度演化不是直线式的,在某个时期、某一税种方面,尚有消逝之后复出的现象,这是因为社会动乱、军阀割据、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等造成了旧的赋役制度沉渣泛起、僵而不死。
(3)差异性:中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反映在赋役征纳上就是“任土作贡”原则和征纳期限不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引出赋役负担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