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第二节第2课时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案粤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9
第2课时试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一、选择题
·题组一试验步骤、原理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中,关于操作步骤的先后依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②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③先后依次对试验结果无影响
④先后依次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为了精确测量弹簧的原长,并消退重力带来的影响,应先将弹簧悬挂,再测原长,故②④正确,故选D。
2.关于“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验中k的详细数值必需计算出来
B.假如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C.利用F-x图线可求出k值
D.试验时要把全部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究到真实规律
【解析】选C。因为是同一条弹簧,劲度系数一样,无需详细计算k值,A错误;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过原点,B错误;在F-x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利用F-x图线可以求出k值,C正确;试验时并非把全部点连到线上,而是让直线尽量多的穿过各点,不能穿过的尽量分布在图像的两侧,这样可以剔除误差比较大的点,D错误。
·题组二图像法处理试验数据
3.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试验中,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其他步骤都正确,则作出的图像可能是()
【解析】选C。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依据F=kΔx,则有F=k(L-x),L是弹簧的总长度,而x是弹簧的原长。当不挂钩码时,无弹力,但有长度,但弹力与长度的关系仍是线性关系。
二、非选择题
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试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刻度尺零刻度线应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
(2)他通过试验得到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安装刻度尺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上。
(2)当F=0时,弹簧处于原长,即横轴截距表示原长,
则x0=4.0cm,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
k=eq\f(ΔF,Δx)=eq\f(8,(20-4)×10-2)N/m=50N/m。
答案:(1)上(2)4.050
5.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试验。
(1)试验中还须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依据试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乙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缘由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g取10m/s2)。
(3)如图丙所示,试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像。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解析】(1)须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故还须要的试验器材有:刻度尺;
(2)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则有k=eq\f(ΔF,Δx),代入数据解得k=5N/m,由乙图可知,当F=0时,x大于零,说明没有挂重物时,弹簧有伸长量,是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造成的;
(3)在图像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b的原长比a的长,故A错误;在图像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故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故B正确,C错误;弹簧的弹力满意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B。
答案:(1)刻度尺(2)弹簧自身重力5(3)B
6.某同学用长度、粗细等完全相同的A、B、C三根弹簧(可能材料不同)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依据所测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伸长量x与拉力F的关系图(A、C可认为重合),并将三根弹簧制成了弹簧测力计,请回答:
(1)弹簧A、C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B图线上端成曲线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成的三个弹簧测力计中,精确度较低的弹簧测力计是________。(选填“A”“B”或“C”)
【解析】(1)留意该图像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则弹簧A、C的劲度系数为k=eq\f(4,0.04)N/m=100N/m;B图线上端成曲线是因为弹力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2)在施加相同拉力的状况下,伸长越明显的弹簧,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