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知识大全(图) .pdf
足底按摩知识大全(图)
足底按摩知识大全(图)
什么是足底按摩疗法
足底按摩疗法是通过对人体各脏器在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进行手
法刺激的一种疗法。
中医认为,足底的反射区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
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病理改变的
时候,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那么这个部位即为病理反射
区,在治疗的时候就以这些反射区作为重点。
在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
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柔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如光滑的塑料棒刺激
反射区。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
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治疗。
人的脚上有六十多个反射点,与人体的主要脏器相对应。推拿以
力为基础,而力有三要素: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以及力的方向。按
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误以为越痛越有效而硬忍着,反会导致
足部损伤。受过专业训练的按摩师推拿手法得当,就可以取得应有的
效果。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弊端。
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前双脚用热水浸泡15分钟,或用热毛巾擦洗可增加疗效。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不能刺激性腺反射区。有出血倾向或有
血液病的患者,在进行足底按摩治疗的时候,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内出
血。
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皮下组织较少的反射区,
以免挤伤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按摩后半小时内患者应饮用温开水300至500毫升。
长期接受足底按摩的患者,双脚常出现痛觉迟钝现象。用盐水浸
泡双脚半小时,可使痛觉敏感度增强,治疗效果可以提高。
常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这
些话无不说明了足部健康的重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足部
保健养生的理论原则。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
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足部按摩是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使它影响
全身,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
是人类的“第二心脏”。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个胎儿平卧
在足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
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
变。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它部位多,无数的神经
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单纯对
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用食指的关节部刺激
有关部位。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
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脚内
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
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第一个反射区
就是腹腔神经丛;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第四
个反射区是输尿管;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
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在进行足部按摩时,要因人而异,手法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
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应以反射区内压痛
最敏感部位为重点,当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双足相应的反射区会有
针刺感。另外,进行足部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
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按摩每个穴位和病理反射区前,应测
定一下针刺样的反射痛点,以便有的放矢。按摩结束后30分钟内患者
应饮一杯温开水,这样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以下患者不适合做足部按摩
1.有严重皮肤出血,皮肤病者;2.有心脏病,高血压患者。
此外,妊娠期妇女须慎做。
按摩下肢活经络:
先用两手掌握住左侧大腿根部,将全身力量通过肩臂贯彻于双手,
开始从大腿根部向下按摩到脚踩处,再从脚踩处往上按摩到大腿根部
位置,一下一上为一次,反复进行25~35次,然后再按摩右下肢,操
作方法同前。
经常按摩下肢,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具有疏经活络、散瘀止痛
的作用,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肌肉萎缩和痉挛,并可恢复腿部疲劳。
搓擦足心助益智:
青少年智力的开发,中年人脑功能的提高,老年人大脑衰老的延
缓,都有益智健脑的需要。益智健脑在养生保健中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