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不同强度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观察项目 描记正常蛙心的搏动曲线 分别在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刺激心室,观察能否引起期前收缩。 用同等强度的刺激在心室舒张早期之后刺激心室,观察有无期前收缩出现。 刺激如能引起期前收缩,观察其后是否出现代偿间歇。 注意事项 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要完全 2)应该在心室舒张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但不要 夹破心室。 3)蛙心夹与张力换能器之间的连线应有一定张力 4)注意滴加任氏液,以保持蛙心适宜的环境 讨论 心肌能否产生强直收缩?为什么? 骨骼肌是否会产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为什么? 如何证实心肌有较长的不应期?心肌较长的有效不应期有何生理学意义? 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不同强度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目的 掌握制备具有正常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通过增加和减少对蟾蜍坐骨神经的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记录腓肠肌收缩张力,分析探讨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张力的关系。 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 实验原理 蛙类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类动物有相似之处,而且其离体组织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常被用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特点等实验。 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强度-时间变化率三要素有关。 单收缩、复合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蟾蜍(中华蟾蜍指名亚种,Zhuoshan Toad) 雄性蟾蜍皮肤光滑,前肢趾上有黑色婚垫,会鸣叫。雌性蟾蜍皮肤粗糙,无婚垫,不会鸣叫。 婚垫 雄蟾 雄蟾 雌蟾 2、药品(drug) : 任氏液 任氏液由无机盐和蒸馏水配置而成,每升溶液含NaCl 6.5g、KCl 0.14g、CaCl2 0.12g,、NaHCO3 0.20g、NaH2PO4 0.01g。任氏液的理化特性与蛙的组织液近似。可用于蛙的组织、器官润湿和营养。 材料和方法 3、器材( Experimental apparatus) RM624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成都仪器厂)、神经标本盒、蛙板、剪刀、探针、玻璃分针、镊子、张力换能器。 RM6240C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S+ S- E R1 - R1+ R2- R2+ 材料和方法 1.毁脑脊髓 2.去下肢皮肤 3.去上肢、内脏、头 4.分离两腿 5. 大腿坐骨神经 6. 游离坐骨神经 7.游离腓肠肌 8.去掉小腿骨、肌肉、脚 实验方法 腓肠肌 坐骨神经 换能器 保护电极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方法-仪器连接 结果观察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复合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①不完全强直收缩 ② 完全强直收缩 讨论 为何神经肌肉标本中肌肉收缩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单收缩和复合收缩的振幅不同,说明了什么? 连续电刺激神经,肌肉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注意事项 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湿润。 标本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的、铁制器械,以免损伤神经、肌肉。 标本的股骨要保留一部分(后2/3),以利于下一步实验。脊柱保留一段 实验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 标本未给刺激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引起,请检查连接。 实验四、反射弧分析暨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基础知识 定义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 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基本结构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弧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模式图 反射 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 骚扒反射 (腹部) 实验目的 通过制备脊蟾蜍的方法,引导出单纯的脊髓反射,观察这些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步骤和方法 去头。 分离右侧大腿坐骨神经干,并穿线备用。 悬挂。 观察项目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