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静脉输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05约9.0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静脉输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静脉输液时,调节滴速应根据()

A.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

B.患者的要求

C.护士的经验

D.输液器的类型

答案:A。解析:调节滴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如儿童、老人滴速宜慢)、病情(如心肺功能不全者滴速要慢)和药物性质(如高渗溶液、含钾药物滴速宜慢),而不是根据患者要求、护士经验或输液器类型,所以选A。

2.以下哪种溶液输入速度宜慢()

A.5%葡萄糖溶液

B.生理盐水

C.20%甘露醇

D.氯化钾溶液

答案:D。解析:氯化钾溶液输入速度过快可导致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所以滴速宜慢;5%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一般根据病情正常滴注;20%甘露醇为脱水剂,需快速滴入以达到脱水效果。故选D。

3.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应考虑()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空气栓塞

D.急性肺水肿

答案:C。解析:空气栓塞时,患者会突然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过敏反应多有皮疹、瘙痒等表现;发热反应主要是发热;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所以选C。

4.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

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含有致热物质

答案:D。解析: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含有致热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等,而不是液体量过多、速度过快或温度过低。故选D。

5.输液中发现溶液不滴,经检查为针头阻塞,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调整针头位置

B.静脉内推注等渗盐水冲开

C.用手挤压胶管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答案:D。解析:若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不可挤压胶管、调整针头位置或静脉内推注等渗盐水冲开,以免将血凝块等推入血管造成栓塞。所以选D。

6.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半坐卧位

C.端坐位,两腿下垂

D.头低脚高位

答案:C。解析:急性肺水肿患者采取端坐位,两腿下垂,可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有利于膈肌下降,改善呼吸。平卧位会加重心脏负担;半坐卧位也可用于某些情况,但对于急性肺水肿效果不如端坐位;头低脚高位会增加回心血量,加重病情。所以选C。

7.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如误注入动脉,局部表现为()

A.局部无变化

B.局部苍白、水肿

C.局部呈树枝状分布的苍白

D.局部红肿、疼痛

答案:C。解析: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误注入动脉时,局部表现为局部呈树枝状分布的苍白,因为动脉压力高,血液进入皮下后会沿动脉走行分布。局部无变化不符合实际;局部苍白、水肿一般不是动脉误注的典型表现;局部红肿、疼痛多见于静脉炎等情况。所以选C。

8.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

A.更换输液管

B.更换针头

C.更换输液瓶

D.以上都对

答案:A。解析: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管以防止细菌滋生,减少感染机会。针头是否更换需根据具体情况;输液瓶则根据液体输注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所以选A。

9.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的措施不包括()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C.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D.输液速度宜快

答案:D。解析: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对血管的刺激,易引发静脉炎,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都是预防静脉炎的措施。所以选D。

10.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其原因是()

A.滴管有裂隙

B.患者肢体位置不当

C.压力过大

D.输液管管径过粗

答案:A。解析: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主要原因是滴管有裂隙,导致液体从裂隙处漏出;患者肢体位置不当一般不会导致液面自行下降;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滴速,但不会使液面自行下降;输液管管径过粗与液面自行下降无关。所以选A。

11.成人静脉输液时,一般每分钟滴速为()

A.20-40滴

B.40-60滴

C.60-80滴

D.80-100滴

答案:B。解析:成人静脉输液时,一般每分钟滴速为40-60滴,对于不同病情、药物等可适当调整。20-40滴一般适用于儿童、老人或特殊情况;60-80滴、80-100滴速度相对较快,不适合大多数情况。所以选B。

12.以下哪种药物输液时需要避光()

A.维生素C

B.青霉素

C.硝普钠

D.葡萄糖酸钙

答案:C。解析:硝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