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保证措施.doc
安全保证措施
一.施工现场保卫工作
施工区域与工人生活区域要实行有效隔离。
成立保卫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全面保卫工作。
工地设门卫值班室,由门卫昼夜轮流值班,白天对外来人和进出车辆进行检查,夜间值班守护施工现场。重点是仓库、办公室、井架及成品、半成品保卫。
加强民工的管理,摸清人员底数,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向,及时进行教育。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治安教育,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会,定期组织保卫检查,并将会议检查整改记录存入内业管理资料中。
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全面,要有针对性,并经技术部门及分管经理签字及盖章后,方可实施。
各分项施工前,由工长对队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全面,结合本工种及施工环境针对性要强,与队组办理手续。否则,要追究工长责任。开工前公司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员进行详细交底。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员向各工程班组长进行安全交底。班组长要对工人进行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手续必须由交底者和接受交底者进行签字,绝对不允许代签。
三.安全检查
项目部进行日、旬检查,并有记录,整改应做到“三定一落实”,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整改回访。
每次安全检查,施工项目经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安全隐患,并做出书面报告送回公司质安科。
四.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特殊工程操作人员,如电工、机械工、焊工、架子工等人员必须经地市级部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
五.脚手架工程
在主体施工上部时即在四周搭设外脚手架,持设立网,采取封闭式施工。立网应采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立网不得低于作业面的1.2m,并办好检查交付使用验收手续。
在建筑物的四周调协安全防护,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现场无安全事故。
架子搭设前,架子专业工长向全队架子操作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好大家学习上级文件规定,架子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和评分标准,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增强安全意识。
搭设脚手架材料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脚手架不得使用腐败、虫蛀、枯脆的木、竹材料。
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或加设垫木、垫板,使其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墙面应设置足够和牢固的拉结点,不得随意加大脚手杆的距离。
架子搭设好后,要以工长、安全员全面检查鉴定、验收合格后,并办理好验收手续,才允许使用该架子。架子验收必须分段进行,并进行中间验收和总验收。
在架子搭设好后,要经工长、安全员全面检查鉴定、验收合格后,并办理好验收手续,才允许使用该架子。架子验收必须分段进行,并进行中间验收和总验收。
配电箱要防雨并上锁,由电工保管,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私自接线。
用电器、闸刀开头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保险丝,绝不允许用其他金属线代替。
九.现场防火、防爆的消防措施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施。
储存:存在专用仓库内,分类存放,设专人严格管理,并建立台帐,定期清点。
领用:对领用人、领用品、领用数量、领用日期进行控制。
防止施工现场的火灾事故发生: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增强消防意识。对电锯房、油库、化学品仓库等一律配备符合规定的灭火器,严格落实各项消防规章及防火管理制度。
不准在宿舍内私自用电炉、电饭煲、煤油炉等,不准私自乱拉乱接电灯,不准在宿舍内使用60W以上的电灯炮。
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的电线要穿保护。
十.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1.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
⑴施工现场道路
为了降低道路扬尘发生,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
⑵施工现场地面
要进行洒水防尘,操作面要及时清理,并要求作业面保护清洁;钢筋棚内,加工成型的钢筋要放齐,钢筋头放在指定的地点,钢筋屑当天清理。
⑶区域清理
施工现场的区域施工地程中要做到工完场清,以免在结构施工完未进入装修阶段,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各区域内的建筑垃圾随区域施工的进度及时清理,要求活完场清,不许将垃圾从高处直接倒入低处,每个区设垃圾区,即时将垃圾运入垃圾站。
⑷加设安全防护网
建筑物的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或半封闭,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影响建筑物周围的社区环境。
2.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的降低噪音排放量。
严禁夜间装卸钢材制品材料。
调整施工噪声的分布时间,根据环境噪场标准日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施工的时间,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分项如混凝土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扰民。将各种噪音高峰期与休息时间错开,一般情况下,晚上10点以后及中午休息时间不得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