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专项测试题(含答案).docx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
1.《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随意处理个人信息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调查和处理。()
答案:错误。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规范个人信息处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不得随意处理个人信息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调查和处理。
3.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无需对客户身份信息进行核验。()
答案:错误。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依法识别受益所有人,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对客户身份信息进行核验。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
答案:正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
5.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户情形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开户。()
答案:正确。这是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对异常开户情形有加强核查或拒绝开户的权利。
6.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封堵拦截和溯源核查。()
答案:正确。电信业务经营者有义务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相关处理,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7.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可以不履行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义务。()
答案:错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义务,发现含有电信网络诈骗内容的信息,应当及时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或者相关部门报告。
8.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出境。()
答案:正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出境。
10.地方政府不需要承担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主体责任。()
答案:错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承担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主体责任。
11.公安机关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报案或者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侦查。()
答案:正确。公安机关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报案和发现,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侦查。
12.对被认定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有关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
答案:正确。对被认定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有关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采取限制其有关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13.金融、电信、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不承担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职责。()
答案:错误。金融、电信、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职责,负责本行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推动本行业相关单位提升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14.学校不需要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答案:错误。教育行政、学校应当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将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纳入教育内容,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能力。
15.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
答案:正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提供有效信息的举报人依照规定给予奖励和保护。
二、单选题
1.《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有()章()条。
A.七,50
B.八,50
C.七,54
D.八,54
答案:C。《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五十四条。
2.国务院建立()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
A.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
B.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联动
C.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统筹
D.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