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光学学习ppt课件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ppt

发布:2018-07-27约2.07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篇 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关于光------波、粒二相性;;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第一节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二、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3、光的折射与反射定律 4、全反射现象 5、光路可逆性;;;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 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和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2介质对1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n211 2介质的折射率大,光速小——光密介质 1介质的折射率小,光速大——光疏介质 n211 2介质的折射率小,光速大——光疏介质 1介质的折射率大,光速小——光密介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 问:折射率跟 有关,跟 无关。;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3) 条件:光从一种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常数 ;;全反射现象 条件:光密--光疏 入射角临界角 应用:全反射棱镜,光纤 临界角=? ;;;光路可逆性 应用;三、费马原理与马吕斯定律 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径与该介质折射率的乘积。 费马原理: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其间无论经过多少次折射或反射,其光程为极值(最大、最小、常数)--极端光程定律 光线束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即垂直于波面的光线束经任意多次折、反射后无论折、反射面形如何,出射光束仍垂直于出射波面;第二节 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在光学仪器中最常用的光学零件是透镜,目前绝大多数是球面透镜(系统)。;二、完善成像条件 入射为球面波出射波也为球面波 入射光线为同心光束,出射光线也为同心光束;三、物、像的虚实 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点为实物点或实像点。光线延长线相交形成的点为虚物点或虚象点。 实物、虚象对应发散同心光束,虚物、实像对应会聚同心光束。 前一系统形成的像应看作后一系统的物。;例1:;例2:;例3:;第三节 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光轴---对于单个球面来说,通过球心的直线称为光轴, 顶点---光轴与球面的交点o称为顶点。 OE为n和n‘两种介质的光滑分界面 单个折射球面的性质由r、n、n三个量所确定,称为结构参数。;由两个球面构成的透镜中,通过两球面球心的直线为光轴。;若有一个面为平面,则光轴通过球面的球心与平面垂直。;A.定义与结构参数(2);B.符号规则(1---光路方向);B.符号规则(2---线段方向);原点;B.符号规则(3---角度方向);A;总结:;二、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 1.求入射角I(△AEC正弦定理) 2.求出射角I’(折射定律) ;3.求像方孔径角 φ=I+U=I+U U=U+I-I 4.求像方截距(△A‘EC正弦定理);例:已知一折射球面其r =36.48mm,n =1, n’ =1.5163。轴上点A的截距 L=-240mm,由它发出一同心光束,今取U为-1°、-2 °、 -3 °的三条光线,分别求它们经折射球面后的光路。(即求像方截距L’ 和像方倾斜角U’ );U= -1°: U’= 1.596415° L’=150.7065mm;5.结论 A为顶点2U为顶角的圆锥面上的所有光线经折射后均会聚于A‘点 L一定,L‘是U的函数 单个折射球面成像不完善,这种现象称为“球差”;当物点位于光轴上无限远处时,可以认为它发出的光是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此时有 L=-∞,U=0;三、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结论: 轴上物点在近轴区以细光束成像完善,这个像称为高斯像。通过高斯像点且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高斯像面。 这样(成像完善)的一对构成物像关系的点称为共轭点。;第四节 球面光学成像系统;当无限远物点发出的平行光入射时,有;一、单个折射球面成像 (一)垂轴放大率β;在一对共轭面上, 为常数,像与物相似。 物体成像特性:;讨论:;(二)轴向放大率 若物体沿光轴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大小,它经球面成象后大小如何,这就是轴向放大率的问题。 沿光轴方向有一微小物体dl,经球面折射成象后变成dl`。定义轴向放大率为dl`与dl之比,用字母α表示,得α=dl`/dl;对于单个折射球面,轴向放大率公式可对式(1-19)微分并整理;对比垂轴放大率可得: 结论: 1.折射球面垂轴放大率恒为正,当物点沿轴向移动时,其像点沿光轴同方向移动。 2.轴向放大率与垂轴放大率不等,空间物体成像时要变形。;;1 角放大率只与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