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大全.docx
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大全
量表1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
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
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
5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6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7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
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
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
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疗效判定标准:
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
提高6~8分:明显好转;
提高3~5分:好转;
1~2分:无效。
量表2
洼田饮水试验。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量表3?
田吞咽能力评定法。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级,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
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级: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
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
5级: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
6级:吞咽正常。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分级提高1级;
显效:吞咽障碍缓解2级,或接近正常。
量表4
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分为正常,轻,中,重4个层面,从严重吞咽困难到正常吞咽功能共10级。该量表以所能吞咽食物的种类及营养摄取途径为线索,分级与量表1非常接近,因此从表面看二者的相关性应该最好。
重度(不能经口进食)
1级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不适合做吞咽训练
2级大量误吸,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适合做吞咽基础训练
3级如做好准备可减少误吸,可进行进食训练
中度(经口及辅助营养)
4级作为兴趣进食可以,但营养摄取仍需非口途径
5级仅1~2顿的营养摄取可经口
6级3顿的营养摄取均可经口,但需补充辅助营养
轻度(可经口营养)
7级如为能吞咽的食物,3顿均可经口摄取
8级除少数难吞咽的食物,3顿均可经口摄取
9级可吞咽普通食物但需给予指导
正常:
10级进食,吞咽能力正常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分级提高1级;
显效:吞咽障碍缓解2级,或接近正常
量表5
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标准。仍然是日本的洼田提出的,注重于吞咽肌的临床评定,以肌力减弱的程度分为4肌,1肌为正常肌力。
舌肌:
1级:可紧抵上腭及左右牙龈
2级:可紧抵上腭但不能抵左右牙龈
3级:可上抬但不能达上腭
4级:不能上抬
咀嚼肌及颊肌:
1级:可左右充分偏口角,鼓气叩颊不漏气,上下牙齿咬合有力
2级:鼓气叩颊漏气,上下牙齿咬合一侧有力一侧力弱
3级:鼓气扣不紧,有咬合动作,但力弱
4级:鼓气完全不能,咬合动作不能
咽喉肌:
1级:双软腭上举有力
2级:一侧软腭上举有力
3级:软腭上举无力
4级:软腭不能上举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恢复:吞咽功能达到1级;
基本恢复:由3级或4级提高到2级;
有效:由4级提高到3级
量表6
为吞咽功能的分级,评定难度最小。
1级:完全胃管进食
2级:口腔与胃管混合进食
3级:完全口腔进食,但需辅以代偿合适应等方法
4级:完全口腔进食,无需代偿适应等方法
疗效标准: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分级提高1级;
显效:吞咽障碍缓解2级,或接近正常
量表7
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是日本学者才藤结合康复锻炼方法制定的,该量表将症状和康复治疗的手段相结合,对临床指导价值较大。不需要复杂的检查手段,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评价方法。
7级:正常范围:摄食咽下没有困难,没有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
6级: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
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的中度或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