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doc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
?
1.由广东建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A.粤、闽、赣、黔、滇、桂???????????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D.琼、闽、桂、滇、粤、黔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
?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开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A.-2℃,400mm???B.8℃,600mmC.0℃,800mm????????D.4℃,1200mm
5.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海河???D.珠江
6.以下关于东部季风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大局部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7.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答复8---9
8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9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答复10—12题:
10.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11.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12.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城市化B.全球化C.本地化D.工业化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方案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答复13~15题。
?
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选项是〔??〕
?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
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
15.以下工业区的开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读右图,答复16~17题。
?16.以下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B.攀枝花C.武汉D.深圳
?17.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以下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兴旺,物资充足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答复18~20题。
18.以下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