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docx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能够举例说明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特点,并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以及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图表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东北三省农业和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关心国家经济建设的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区域发展要因地制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及工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2.教学难点
-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讨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东北三省气候、农业、工业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2.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业和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东北三省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成因及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谁能说一说东北三省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请几位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
2.展示一组东北三省冬季雪景的图片,创设情境:同学们,从这些美丽的雪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东北三省冬季的寒冷。那么,东北三省的气候还有哪些特点呢?这对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东北三省。
(二)气候特点及影响(15分钟)
1.气候特点
-展示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降水分布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漫长严寒;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各地降水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
-进一步提问: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东北三省气候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展示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提问:为什么东北三省适合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与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积雪厚,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春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水源充足,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继续提问: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对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低温冻害、春秋季节的旱灾等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东北三省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不利影响,如培育耐寒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
3.气候对工业的影响
-展示东北三省一些工业城市的图片,如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提问:寒冷的气候对东北三省的工业生产会带来哪些挑战?又有哪些机遇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气候寒冷可能会对一些需要在户外作业的工业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如建筑施工、露天采矿等。但同时,寒冷的气候也为一些与冬季相关的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如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等。
(三)农业发展(20分钟)
1.发展条件
-展示东北三省地形分布图和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