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教学大纲.docx
PAGE
PAGE5
《模具CAD》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模具CAD
课程编号
310040041
课程性质
选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开课单位
材料成型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6学期
学分/学时
2/32
课内学时
32
理论授课
32
上机学时
32
课内实践
0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
32
适用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是否双语
否
先修课程
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简介
《模具CAD》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CAD设计方法,注塑模具CAD包括模具修补工具的使用、分型、标准件设计、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的设计、侧抽机构的设计等;冲压模具CAD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装配命令完成冲压模具的组装。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模具CAD设计方法,具备利用CAD软件完成注塑模具与冲压模具三维设计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1.确认CAD技术在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作用;确认应用CAD技术的模具协同设计、关联设计、并行设计先进的设计理念。
2.确认并实施注塑模具与冲压模具CAD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1)确认并实施模具修补工具与分型方法,完成模具的分模工作,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确认并实施模具标准件设计,完成模具标准件的设计工作。
(3)确认并实施模具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侧抽机构的设计。
(4)确认并实施冲压模具CAD的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
综合运用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解决模具CAD设计,完成中等复杂模具的三维设计,实现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模具设计。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
在探究模具设计过程中,具备模具标准化的工程意识,树立精益求精、客户至上、持续学习、有责任心和环保意识的职业修养。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指标点1-3: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工程知识
课程目标2
指标点3-1:学习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5-2:能够应用或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
课程目标3
指标点6-2:能够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工程与社会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学时数:2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CAD技术的内容及其发展;CAD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CAD系统组成;常用模具CAD软件;注塑模向导简介。
2.重点和难点
重点:CAD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确认CAD技术的内容及其发展,确认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陈述CAD系统组成、陈述常用模具CAD软件。
5.支撑课程目标
支撑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3。
第二单元注塑模CAD(学时数:24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注塑模基础知识;模具修补工具;注塑模分模设计;模架和其他标准件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侧抽机构的设计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体修补、片体修补工具;区域分析、模具分型设计;浇口的设计,通过“冷却标准部件库”创建冷却系统;滑块的加载;装配的一般过程、Wave功能。
难点:模具分型设计。
3.教学方法
在计算中心讲解完成后学生随堂练习,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陈述注塑模基础知识;确认并实施注塑模具CAD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5.支撑课程目标
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和课程目标3。
第三单元冲压模具CAD(学时数:4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冲压模设计的方法。
2.重点和难点
重点:装配的一般过程、Wave功能。
3.教学方法
在计算中心讲解完成后学生随堂练习,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陈述注塑模基础知识;确认并实施冲压模具CAD的设计方法。
5.支撑课程目标
支撑课程目标
支撑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
期末测验(学时数:2学时)
(二)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