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酒店员工辞职管理制度 (共3篇).doc

发布:2017-05-08约1.67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酒店员工辞职管理制度 (共3篇) 酒店员工辞职管理制度为降低员工流失率,规范离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锡盟帝港宾馆各部门。 一、定义:本制度中离职指主动辞职、辞退、开除、自动离职。 二、离职程序 (一)主动辞职: 1、范围:员工要求脱离酒店,与酒店解除劳动关系。 2、辞职申请:酒店正式员工必须提前一个月申请并填写《员工离职申请表》(附件1),否则以一个月工资作为通知金。试用期员工必须提前七天申请,否则以七天工资作为通知金。申请时间以书面记录为准。 3、辞职面谈:所有辞职员工必须经辞职面谈程序,以掌握员工辞职原因,便于日后改善工作。 4、辞职审批:审批程序与权限见《酒店员工辞退规定》(附件5)。 5、离职交接: 辞职员工必须在最后工作日前与各相关部门办理完交接手续并填写《员工入职/离店交接表》(附件2),经相关部门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人事部方予办理结算事宜。 6、离职结算:辞职员工工资结算至最后工作日,结算工资在下一发薪日打在工资卡。 (二)辞退 1、范围:有以下行为者酒店可做辞退处理: 1)工作能力不适合职位要求; 2)酒店经营机构调整; 3)严重违反酒店规章制度。 2、辞退审批:员工所在部门申报《 酒店离职申请书》审批程序与权限见《酒店员工辞退规定》。 3、辞退通知:正式员工酒店将提前一个月通知,否则给予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4、辞退补偿:酒店因经营调整辞退正式员工将根据以下标准给付补偿金。在酒店工作满一年以上者补偿一个月工资;满半年的不足一年者补偿半个月工资;不足半年者补偿200元整。补偿工资以辞退前的月基本工资为参考。 5、离职交接:被辞退员工必须在最后工作日前与各相关部门办理交接,填写《员工入职/离店交接表》。经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人事部方予办理结算事宜。 6、离职结算:工资结算至最后工作日,结算工资在下一发薪日打在工资卡。 (三)开除 1、范围:有以下行为者酒店可做开除处理: 1)严重违反酒店规章制度; 2)严重失职给酒店造成损失; 3)违反-社-会公德影响酒店声誉; 4)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2、审批:审批程序与权限见《酒店员工辞退规定》。 3、离职交接:被开除员工必须在三日内与各相关部门办理交接,填写《员工入职/离店交接表》,经相关部门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人事部方予办理结算事宜。 4、离职结算:工资结算至最后工作日,结算工资在下一发薪日打在工资卡。由酒店开除员工无离职补偿。 (四)自动离职: 1、范围:员工连续旷工三日以上视为自动离职。 2、程序:各部门一旦发现有员工未正常出勤,应 即时与该员工联系落实其未出勤原因,如联系不到或确定自动离职后上报《酒店离职申请书》及《员工入职/离店交接表》,因未及时上报而对酒店造成的损失由各部门承担。 三、离职申报 1、各部门经理是本部员工离职申报责任人,因未及时申报而对酒店造成的损失由各部门经理人承担。 2、离职申报必须以书面形式,即《 酒店离职申请书》为准。 3、各部门必须在每月2日前上报《部门人员编制及损益表》(附件4)和《酒店离职人员汇总表》(附件3)。 四、离职员工档案管理 离职员工档案酒店将保存三年。三年后按规定自行销毁。 五、附则 1、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生效。 2、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订,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3、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修订。 #2楼回目录酒店员工辞职管理制度酒店员工辞职管理制度 | 2015-10-24 17:47 第一部分 考勤管理制度 第一条。考勤记录 1.各部门实行点名考勤,月底由部门主管将考勤表交到财务部,负责打考勤的人不得徇私舞弊。 2.考勤表是财务部制定员工工资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考勤类别 1.迟到:凡超过上班时间5—30分钟未到工作岗位者,视为迟到,将被扣罚5—30元。 2.早退:凡未向主管领导请假,提前5—30分钟离开工作岗位者,视为早退,将被扣罚5—30元。 3.旷工: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均按旷工处理。 (1)迟到、早退、一次时间超过30分钟或当日迟到、早退时间累计超过30分钟者,按累计缺勤时间的2倍处理。超过2小时按旷工1天处理。 (2)未出具休假、事假证明者,按实际天数计算旷工。 休假未经批准,逾期不返回工作单位者按实际天数计算旷工。 (3)轮班、调班不服从安排,强行自由休假者,按实际天数计算旷工。 (4)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离岗者,按实际天数计算旷工。 (5)不服从工作安排,调动未到岗者,按实际天数计算旷工。 (6)不请假离岗者,按实际天数计算。 (7)旷工采取3倍罚款办法。 4.事假 员工因事请假,应提前填写请假条。事假实行无薪制度。 准假权限: (1)员工在8:00—17:00之间请假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工资(如:外出办事、回家等)。 (2)请假2天以内由部门主管批准。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