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_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1-22约1.11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 殷 志 强 一、背景资料: 甲状腺腺瘤为外科常见病 传统开放式手术在病人颈部留下常约6-8cm的手术切口 人们在治病的同事对视觉美观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背景资料 疤痕造成病人的精神负担并有延误治疗的可能 Gagner于1996开创性地应用内镜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Br J Surg.1996,83:875) 二、内镜手术的原理: 皮肤穿孔取代手术切口 应用超长手术器械能远距离操作,并将手术切口隐蔽 内镜具有放大视野的效果,能进行精细解剖 三、内镜甲状腺手术方式: 1.颈部微小疤痕 颈部三孔径路内镜甲状腺手术 内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胸骨切迹,锁骨下小切口径路) 2.颈部无疤痕: 胸前壁径路:双侧手术 腋窝径路:同侧手术 四、手术适应征: 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瘤、囊性和结节性增生等良性病变,瘤体小于5cm,无严重心肺疾病。 对早期甲状腺癌和甲亢的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 五、手术方式: 手术准备 麻醉:气静 体位:仰卧,肩下垫小枕 套管位置: 操作孔:直径5-10mm,位于双侧乳晕上缘,肿瘤侧为辅助操作孔,对侧为主操作孔 观察孔:直径10-15mm 五、手术方式 主要器械: 超声止血刀 CO2压力:5--6mmHg,太高会导致颈静脉压力升高 1.建立颈部操作空间 通过至入的套管钝性分离胸前皮下间隙和 颈阔肌间隙约16×10cm2的范围。 2.显露甲状腺 内镜下用超声刀钝性分离颈阔肌和颈深筋膜间疏松组织至甲状软骨上缘,纵行切开颈正中线达甲状腺包膜。钝性分离患侧甲状腺前肌群和甲状腺包膜间的间隙,必要时用缝线牵开甲状腺前肌群,显露患侧腺体。 3.切除腺瘤或患侧腺体 用超声刀切除甲状腺组织内病灶或患侧腺 体,甲状腺血管亦用超声刀予以凝固切断。 4.缝合甲状腺前肌群 用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前肌群, 局部放置硅胶引流管经乳晕切口引出。 术后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颈部引流管接负压吸引, 48小时后拔除。抗生素静滴预防感染。 六、恢复情况 颈部自由活动 (48小时) 皮下淤血消失 (5-7天) 颈前组织柔软 (3-4月) 皮肤麻木消失 (3-4月) 七、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1.预防CO2气腔并发症: 正确分离深浅筋膜间隙 控制气体压力 术中监护 2.预防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注意保留后包膜 安全使用超声刀,可能对神经有热损伤。 3.预防术中出血 正确使用超声刀 无张力离断甲状腺上下动脉 经验:左侧腺体下极实质性直径3cm的腺瘤手术难度大 谢 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