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可编辑.doc

发布:2018-02-26约4.9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浙江民营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T -We 11s在《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性质十分特殊,这种技术优势是投资企业母国市场环境的反映,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 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Mattsson, 1988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应用网络理论分析产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西方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论探索,提出各种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的理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A.希一特(2004)在《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国际化经营战略。分别是:国际化成本领先战略、国际差异化战略和国际化集中战略。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和萨曼托.戈夏尔在《跨国管理》(2008)中说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想从全球扩展中受益,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从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核心能力中获取更大回报;2通过把某种价值创造活动设在效率最高的地点而实现区位经济Location economics;3实现更大的经验曲线经济experience curve economics ,从而降低价值创造。克里斯托弗.巴特利和萨曼托.戈夏尔还解释了成本压力和顾及地域差别的压力是如何影响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 国内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也展开了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刘耕(2001)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外贸经营权、国际化人才缺乏、经营模式粗放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4。 赵优珍(2003)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知误区、融资困境、信息闭塞和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李丽2003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要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包括: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途径;扩展海外直接投资,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政府科学、合理支持,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重要保证。 胡振化2004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分别为出口、对外投资和许可证交易,但究竟选择哪种模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是民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马亚明、张岩贵(2006)著的《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一书讲到,由于跨国公司的涌入,当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使巳被打破,他们必须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者,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现代经济环境下,这些当地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他们挤入市场、占领市场、保有自己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策略手段。 曾春花(2008)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快速反应和决策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集群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补缺优势等。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所具有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部环境问题。第一,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第二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第三 ,国内企业无序竞争。2民营企业自身素质问题。第一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第二 ,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第三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能力较差。第四,高素质的国际经营人才稀缺。 崔建军、胡振华(2009)认为,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有:(1)及时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实施信息化战略。(2)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方式、实施合作联盟战略。(3)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4)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李洪伟(2009)认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主要有:(1)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 。(2)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4)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5)加强国家对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支持,为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6)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历史回顾,我们既可以看到它们的相似性又可以看到它们的差异性。国内的研究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