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第1页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HumanAnatomy
课程代码:学时:56学分:3.5
理论学时:56实验或讨论学时:0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
撰稿人:审定人: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
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
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
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护理课程
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
和必修课。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毗邻关
系,使护理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正
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
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使护理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
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直观性很强,要求教师少而精的讲授,辅以标本、
模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多媒体教程等多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
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
构,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是学习其
他医学课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多媒体教
1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第1页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第2页
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
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眼”、“脑”、“手”
三者结合,使学生快速地熟悉和掌握解剖学知识,挖掘学生形态思维能力,并
将临床常见病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的教学方式,
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绪论1学时
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
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本章小结
重点: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人体的轴和面
难点:人体的轴和面
思考题:试述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第一章运动系统13学时
第一节骨学5学时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和构造;骨的理化特性;骨的
发生和生长、骨的可塑性。各部骨的名称、数目;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
主要特证;胸骨和肋骨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