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发布:2025-03-26约3.3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课文的联读。我们将深入分析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封建礼教的残酷压迫,以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英勇事迹和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之前学习的鲁迅作品,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对人性的剖析。同时,通过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阅读,学生可以对比分析《水浒传》中其他人物形象,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理解。这两篇课文均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有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其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感受人物的命运起伏和性格特点,进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发展创造性思维,以及在讨论与交流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文学作品的基础阅读和理解能力,对鲁迅的部分作品有所了解,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广泛,对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参与课堂讨论。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深入理解文本。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鲁迅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水浒传》中复杂人物性格的把握。同时,学生可能对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感到陌生,需要引导他们在阅读时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语言品味。

四、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脑

2.软件资源:MicrosoftPowerPoint、文献资料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电子版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学术论文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提问、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切入点,提问学生关于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接着,简要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两篇课文之间的关联,从而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然后,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如何在困境中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两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如象征、讽刺、对比等。

具体步骤如下:

-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包括她的性格、遭遇和命运;

-探讨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如封建礼教、人性冷漠等;

-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形象,包括他的性格、事迹和成长;

-讲解林冲如何在困境中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如忠诚、勇敢、智慧等;

-对比分析两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课堂提问:针对两篇课文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5.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选取两篇课文中的任意一个人物,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人物分析;

-要求学生在下一次课前,预习《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课文的内容,掌握祥林嫂和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命运和性格特点。通过对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水浒传》的叙事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分析能力: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学会了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3.语言运用: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人物分析文章,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分析文本,还能够将文本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文化理解:学生对鲁迅作品和《水浒传》的背景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