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震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7-06-23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震调查报告 篇一:有关“地震”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题 目有关“地震”的社会调查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二O一三年五月 一、调查背景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其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近几年不仅在我国,世界 各地很多国家都发生了等级不同的地震,人员有不同程度的伤亡,财产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在我国汶川、玉树相继发生了震级较大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前不久,在我国的四川雅安又发生了震级较大的地震,在电视上看到灾后的人民伤亡惨重、家园毁灭的样子,这又一次震撼了我。所以这次我们以“地震”为主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将来更有效地应对危机,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学习和生活,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对于人们在面对地震时的反应和态度,以及对灾后重建的一些看法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对那些不太了解地震知识的人进行简单的地震知识宣传,增加人们对地震常识的了解。 三、调查方式、对象、地点及时间 1、调查方式: 本次社会调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网络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各有效问卷100份。 报告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网络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 数据统计;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由自己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2、调查对象: 由于本次问卷调查是基于社会性的,所以这次我们选择的人群性质是:职业不定、也无年龄限制的人群。 3、地点: 网络调查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我们选择了人流量较大,工作性质不同而且年龄跨度较大的“火车站”。 4、调查时间: 网络调查:2013年5月7日—2013年5月27日 实地调查:2013年5月18日 , 12:00—17:00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是网络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但调查内容都相同,主要是对人们的地震知识、地震的应对能力、面对地震时的反应和态度、对于灾后重建的看法、如何支援灾区、灾难发生后对于我国政府作出的反应的满意度等做一简单的调查。 五、调查过程 5月18日,我们小组共四人,在新食堂集合后12:30从学校出发,前往我们的实地问卷调查地“火车站”,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随后我们准备好问卷、笔和相机,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之后,随即展开了问卷调查。 我们四人分成了两个小组。因为是火车站,所以很多人怕赶不上火车而来的比较早,有些人会在车站附近找个相对舒适的地方等车,所以两个人选择去了火车站旁边的肯德基店、水饺店等,希望人们在吃饭休息的空隙能给我们填一填问卷。还有一部分的候车人会在车站外面广场两边的树荫下等候火车,所以剩下的两个人就去了那里。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就有火车站外面巡逻的叔叔赶我们走,以为我们是搞推销什么的,尽管我们一再的说明我们只是学生,正在进行一个社会调查问卷,很快就会走,他们还是无情的赶我们快走。所以后来的调查都是在躲着他们的情况下进行的。 但是由于没经验,所以刚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尽管我们一再说明我们是学生,在进行一个社会问卷调查,不会牵扯到他们的任何隐私,但还是有人对我们投以不信任的目光,在我们说明来意后就转身走开了,甚至有些人的态度特别不好。在几次被拒绝之后,我们觉得自己的态度应该更诚恳一些,才能让人们放下戒心。有时,在遇到比较犹豫的市民时,我们会简单的劝说喝解释。经过我们的劝导以后,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我们的问卷调查,为我们认真填写了问卷,还与我们有一些简单的交流。有些人还是很热情的,当我们在向他附近的人进行说明时,他已经明白了我们的来意,自己主动要帮我们填写问卷,对此,表示很感谢。还有碰到过已经工作的大学生,当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后,他们也很乐意就答应填写了,通过交谈知道,原来他们大学时也有这样的作业,所以知道找人不容易。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学生和年龄稍大一些的是都比较热情,都很乐意为我们填写问卷。有些年纪大的眼睛老花看不清楚问卷,他们就主动要求我们把题目念给他们听。30-50岁之 间的人,有些人不是很乐意填写,甚至在我们还没有开口的情况下,就说自己没时间或者不感兴趣,尽管有些中年人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问卷,但还是有一部分热心的人。其中有一个中年男子就跟我们谈了他对政府发布地震信息的看法,他表示政府发布地震消息相对滞后,可能是因为上报过程有些繁琐,所以他觉得要做到及早报告就要简化上报程序,提高效率。但是和老年人我们还会交流一些问卷以外的问题,他们会把他们生活中的积累的一些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和新闻讲给我们听,还会很谦虚的询问是否正确,比如说一些地震前兆和逃生方法,都是在我们做问卷时没有想到的。最后,他们还会询问我们的学校﹑专业,并对我们的社会调查表示赞赏,让我们颇为感动。 就这样,到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束了,坐车原路返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