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传统游戏我会玩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6传统游戏我会玩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教材: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游戏文化,学习传统游戏的玩法,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思想意识。具体内容包括: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游戏,如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学习传统游戏的玩法;讨论传统游戏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提升其社会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传统游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学生将锻炼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游戏认知,能够识别一些简单游戏,但关于传统游戏的知识较为有限。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浓厚,但对传统游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传统游戏这一主题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够通过直观、动手操作等方式学习。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擅长观察模仿,有的则更倾向于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传统游戏的玩法不熟悉,难以理解游戏规则;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团队合作中的沟通障碍;此外,对于一些传统游戏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可能缺乏了解,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和补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传统游戏道具(跳绳、毽子、沙包等)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在线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传统游戏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网页链接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游戏体验、小组讨论、故事讲述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传统游戏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展示一些关于传统游戏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传统游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传统游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游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传统游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传统游戏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传统游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游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传统游戏案例进行分析,如“丢沙包”、“踢毽子”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游戏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传统游戏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传统游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传统游戏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如何推广传统游戏”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传统游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游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传统游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传统游戏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传统游戏。
七、课后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兴趣。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游戏,了解其历史渊源、玩法规则,并尝试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下节课分享。
备注:以上教学过程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氛围。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几种常见的传统游戏,如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
-学生能够描述传统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以及游戏中的角色和任务。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或视频识别出传统游戏的道具和装备。
2.文化素养提升:
-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