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教科版必修1.docx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中信息技术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教科版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高中信息技术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说课稿教科版必修1,本章节内容围绕信息获取的基本过程展开,包括信息定位、信息搜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计算思维,通过信息获取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同时,加强信息伦理与信息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规范和道德要求。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此外,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信息检索和搜索技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对能够实际操作和应用的知识点。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足。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偏好独立学习的,也有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信息、如何筛选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处理大量信息过载的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检索的专业术语和操作步骤感到困惑,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信息检索的经验和技巧,促进知识交流。
3.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的实际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信息检索的步骤和技巧,直观教学。
2.在线资源:引入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演示,让学生体验实际操作。
3.教学软件:运用信息检索软件进行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引导学生思考信息获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信息获取过程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知的搜索引擎使用方法,为后续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定位、信息搜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等环节。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信息获取的过程,如查找一篇学术论文、了解某个新闻事件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信息获取的过程。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实践,如查找学校通知、了解某一科技动态等,加深对信息获取过程的理解。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获取的重要性以及获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提醒学生注意信息检索的规范和道德要求,提高信息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一篇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其内容进行评价,思考如何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质量。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
(以下为详细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信息获取方法,如使用搜索引擎、阅读书籍、观看视频等。
-教师总结:“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能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教师讲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定位、信息搜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价等环节。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信息获取的过程,如查找一篇学术论文、了解某个新闻事件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实践,如查找学校通知、了解某一科技动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获取的重要性以及获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提醒学生注意信息检索的规范和道德要求,提高信息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一篇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其内容进行评价,思考如何提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