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王积伟_第二版_课后习题解答.docx
控制工程基础王积伟_第二版_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习题11
题目:试从能量传递的角度,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能量转换的情况。
解答: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存在多种能量转换形式。例如,电能可转换为机械能,如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驱动负载运动;机械能也可转换为电能,像发电机利用机械能带动转子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此外,电能与热能之间也可相互转换,如电加热设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而热电效应则是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例子。机械能还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转换,比如通过摩擦生热,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在一些能量回收系统中,机械能又可转换为液压能或气压能等。总之,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能量转换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能量转换实现系统的功能和运行。
习题12
题目:举例说明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答:
开环控制系统:以自动洗衣机为例,其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程序,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流程依次进行进水、洗涤、排水等操作。它不考虑洗衣过程中衣物的实际洗净程度等反馈信息,仅仅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骤执行,这就是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输入量是设定的程序参数,输出量是洗衣机各阶段的动作,没有反馈环节来调整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比如家用恒温空调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实际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若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就会控制压缩机等设备工作,使室内温度升高;反之,若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就会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度。这里,输入量是设定温度,输出量是室内实际温度,温度传感器起到反馈作用,通过不断调整输出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这就是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习题13
题目: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解答:
开环控制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缺点:控制精度低,对环境变化和干扰敏感,不能自动适应工作条件的变化,难以保证输出量的准确性。
闭环控制系统
优点:控制精度高,能自动适应环境变化和克服干扰,可实现较为精确的控制,输出量能较好地跟踪输入量。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存在稳定性问题,若设计不当可能会出现振荡等不稳定现象,调试和维护难度较大。
习题14
题目:什么是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解答: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个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工农业生产中,自动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线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在化工生产中,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保证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收率和纯度,同时保障生产安全。在农业生产方面,自动灌溉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温室环境控制中,可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在社会生活中,自动控制也无处不在。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控制交通信号灯、监控交通流量等,优化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智能家居系统能自动控制家电设备,实现远程操作和智能联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电梯控制系统能安全、高效地运行电梯,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垂直运输。自动控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运行效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习题21
题目:试建立图216所示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设输入为作用在质量块$m$上的外力$F(t)$,输出为质量块的位移$x(t)$,并假定系统无阻尼。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a$为加速度,$a=\frac{d^{2}x}{dt^{2}}$。
对于该系统,外力$F(t)$作用在质量块$m$上,所以有$F(t)=m\frac{d^{2}x}{dt^{2}}$,整理可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m\frac{d^{2}x}{dt^{2}}=F(t)$。
习题22
题目:试建立图217所示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设输入为作用在质量块$m$上的外力$F(t)$,输出为质量块的位移$x(t)$,系统粘性阻尼系数为$f$。
解答: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t)f\frac{dx}{dt}kx=m\frac{d^{2}x}{dt^{2}}$
移项整理可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m\frac{d^{2}x}{dt^{2}}+f\frac{dx}{dt}+kx=F(t)$,其中$k$为弹簧的刚度系数。
习题23
题目: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G(s)=\frac{2s+3}{s^{2}+5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