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 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pdf

发布:2025-03-12约2.76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也可以引起多系统

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

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30多年以

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至2017年已达到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各民族

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我国目前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

率(49.2%)仍处于较低水平。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或因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失运,湿

热内蕴;或因情志失调,郁久化火;或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等,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

盛,发为消渴。消渴日久,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俱虚;且病久人络,导致痰瘀阻滞。

二、临床特点

(一)主要表现

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2.部分病人可无典型症状。有些病人以乏力、低血糖症状、视力变化、肢体感觉异常、女性患

者外阴瘙痒等不典型症状或慢性并发症表现就诊。病情重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疲

乏无力甚至昏迷。

3.高血糖本身无明显体征,但伴慢性合并症时,可出现有关体征,如白内障、皮肤感觉减退、

指端坏疽等表现。

(二)辅助检查

1.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1)<6.1mmol/L(11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下限通常为3.9mmol/L(70mg/dl)。

2)≥6.1,<7.0mmol/L(≥110,<126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简称IFG)。

3)≥7.0mmol/L(126mg/dl)为考虑为糖尿病。

注: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的摄人。

2.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

1)<7.8mmol/L(140mg/dl)为正常。2)≥7.8,<11.lmmol/L(≥140,

<200mg/dl)为糖耐量减低(IGT)。3)≥11.lmmol/L(200mg/dl)考

虑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反应身体对糖负荷的处理能力,疑似糖尿病患者应作OGTT。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5.糖化白蛋白(GA):反映近2~3周平均血糖水平。

6.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和C肽:反应基础和由葡萄糖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释放胰岛素

的能力。

7.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中可检出免疫学标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

(ICA)、抗胰岛素抗体(IA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

8.尿糖、尿酮体、尿白蛋白肌酐比(ACR)、8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

能、血脂、心电图、肌电图、血管彩超、眼底检查等,以了解合并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情况。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标准

典型糖尿病症状

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或加上FPG≥7.0mmol/L(126mg/dl),

或加上OGTT2h血糖≥11.1mmol/L(200mg/dl),

或加上HbA1c≥6.5%。

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注:随机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诊断过程应包括:①确诊有糖尿病;②明确是原发还是继发;③确诊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

④明确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二)疾病临床分型

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而引起的糖尿病。分为免疫介导、特发性两个亚型。患者有

明显的家族史,青少年起病,体型偏瘦,症状典型,易发生酮症,需要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的糖尿病。其临床特点

是成年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