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大会堂迁建工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第一章 建筑概况
工程位置
迁建工程位于XX市XX山下,省行政中心规划区内。东为古新河,河东为环城西路,道路红线宽40m;西靠省电力设计院办公楼;南临市中级法院和规划中的凤起路延伸段,道路红线宽24m,路南为XX市青海年活动中心;北倚省老年活动中心和新省府路,道路红线宽
30m,路北为省府大院。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5.66~5.99m,总用地面积5.9万㎡, 建筑红线内面积4.91万㎡。
工程特点
经过认真学习,分析研究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我们认为本工程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社会影响大。本工程作为XX省重大工程,建筑占地面积达1.58万余㎡,主楼建筑面积达5.85 万余㎡,是XX省21 世纪的标志性工程,本省人民和社会各界时刻关心着工程的进展和质量状况。
定位标准高。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工程质量目标必须定位在高起点上,必须创精品工程。同样,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也必须达到一流水平。
施工进度紧。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除投入充足的机械、材料、劳动力这三大硬件外,需要充分利用工程单体多的特点,合理而周密地进行施工部署,同时提高施工中的科技含量。
专业分包单位多。除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水、电、风、消防等安装工种外,还涉及钢结构、玻璃幕墙和铝板、各弱电系统、以及有关装饰专业分包单位。总承包与各专业分包单位之间的配合要求非常密切,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善于管理的能力。
工程造型复杂。本工程设计新颖,将大会堂与大会堂前的市人民广场和省府大院有机结合起来。大会堂屋面由高度不一、大小不等的曲面体构成,与宝石山浑然于一体。南楼前厅屋盖为曲面组合型钢结构,观众厅屋盖为上弦支承的正方四角锥栓球网架结构;主舞台屋盖为正方四角锥网架,周边休息厅及后台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楼底层有两大空间,即国际会议厅与休息厅,二层为宴会厅,均为27m 的大跨度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北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局部大跨度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
施工要点、难点
基坑开挖及桩基的施工;
超长混凝土底板和墙板的浇捣抗裂; 预应力大跨梁的施工;
钢屋架及网架的吊拼装技术; 场地回填及地下管线施工。
编制依据
迁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迁建工程施工扩建设计图(土建、水电暖等). 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现场客观条件
迁建工程办公室2000.4.10 提供的答疑纪要。第二章 总承包组织模式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
为了履行总承包的职责,实行国际上通行的cm 管理模式,实施具有综合意义,独立内涵覆盖全过程并实现总承包对所有分承包管理的功能,我们对总承包的组织模式作了研究
和规范。
目的:认真达到我集团对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所承诺的目标,组织构架能履盖其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的管理点上,使之指令能及时、高效地落实到各施工面和所有的管理点 上,减少失误,减少其中间管理环节,真正达到总承包管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特点:
承包商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属管理型承包;
承包商工作重点是协调设计与施工的关系,以及对分包商和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边设计、边施工,缩短建设周期;
cm 管理模式采用“成本加利润”方式,能有效控制成本;
由于设计与施工的早期结合,即可优化设计,推广应用新技术,减少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质量;
承包商的早期介入,承担建设单位前期工程的部分工作,又便于统筹规划,通盘考虑, 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率;
cm 管理承包商的资格:具有cm 管理的成功经历;掌握cm 模式的管理操作,拥有从事工程技术、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合同管理 、现场管理和有组织指挥能力的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为充分发挥集团的技术、管理、要素等整体优势,大胆尝试cm 管理的路子,打破过去传统管理中出现的包而不管、以包代管和“两层皮”的现象,减少管理链,决定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天民同志任项目经理,组建与总承包职能要求相匹配、具有完整功能,涵盖工程全过程的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真正实行建设部推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集团领导下的一级项目管理;项目部人员从集团内的土建、安装、基础等专业公司抽调,人数在40 人左右,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其人事关系保持不变;但责任、管理、岗位和分配等往上挪归属项目部,实行动态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和管理。作业层集全集团优势,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展分别择优选择。
组织管理
我公司将选派骨干力量立即进了主现场,全面负责协调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工作。
我们集团上至领导,下至基层施工人员,都对建好XX人民大会堂迁建工程具有各方面的信心和决心,随时服从建设单位和项目部的择优上岗,认真完成该任务的实施。
集团高层和中层领导十分关注工程项目的建设,除在对项目部赋于人、财、物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