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径千分尺说课.doc

发布:2017-09-01约2.3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毛业美,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6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 首先说教材 教材分析包括三方面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外径千分尺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单元课题一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游标卡尺,这为本课题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它不仅是对标准量具的深化,而且贯穿着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活。 本节所讲的外径千分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件外径的量具,主要学习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教材特点和内容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熟悉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2)掌握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3)掌握外径千分尺读数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生产和规范操作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自信、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和互相帮助的合作精神 根据职业教育确定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难点为“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下面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我面对的学生是刚步入职业中学的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很少获得成功,所以逐渐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不足,也就失去了自信心。 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为了讲清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通过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分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相互规范操作行为,共同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课件展示外径千分尺结构、读数方法及使用方法,使理论讲解更直观形象,对教学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到学问,从学会到会学,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本节课采取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探索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去学习,通过看书、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和动手练习,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2)分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完成任务,相互规范操作行为,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在活动中注重合作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结合本节的开头步入导入新课的情景,引出新知识,通过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本节课的新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步入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阶段。 在上课前给学生分组,全班一共26人,分为4组,有2组6人,有2组7人。 知识回顾 游标卡尺的精度 将学生带入质检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我讲授新课的环节是这样的 先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下达任务书,发放千分尺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书;小组派代表公布本次任务的结果,强调一下每个小组公布每个任务结果的代表是不一样,让全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针对学生做本次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师做简要讲解;校队答案,把分数写在分数榜上;公布结果的那个学生对本次任务进行小总结。 第一个任务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这是任务书,通过多媒体演示、对照实物,讲解外径千分尺的结构,重点分析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刻度和固定套筒刻度关系,得出外径千分尺的精度。 第二个任务 外径千分尺各个结构的用途 这是任务书,通过多媒体演示、对照实物,讲解外径千分尺的各个结构的用途,重点分析外径千分尺微分筒的用途及测力装置的用途。 第三个任务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这是任务书,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测量实例的结果, 重点讲解外径千分尺读数方法,从而突破难点。 第四个任务 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 这是任务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及播放视频,重点分析外径千分尺正确操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强调在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从而突破重点。 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从而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进入强化练习阶段。 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步入大总结阶段: 1.学生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针对情况做系统总结 1)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2)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用积分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各个环节都进行评价,这是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