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卷新课标全国卷1.docx
语文高考试卷新课标全国卷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翘楚(qiáochǔ)B.氛围(fēnwéi)C.狭隘(xiáài)D.憧憬(chōngjǐng)
答案:D
解析:A项“翘楚”应读作“qiáochǔ”;B项“氛围”应读作“fēnwéi”;C项“狭隘”应读作“xiáài”;D项“憧憬”注音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
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乐于帮助别人。
C.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D.我们要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答案:C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不仅很乐于帮助别人,而且学习好”;C项句子结构完整,无语病;D项“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前文逻辑关系不明确,应改为“才能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
D.《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
答案:C
解析:A、B、D三项表述均正确;C项《呐喊》中不包括《阿Q正传》,该作品收录在鲁迅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
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手法;B项“天涯若比邻”将远距离比作近距离,运用了比喻手法;C项是设问手法;D项是夸张手法。
5.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体。
B.《离骚》中大量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C.《离骚》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D.《离骚》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答案:D
解析:A、B、C三项表述均正确;D项《离骚》的语言风格实际上是辞藻华丽,富有象征和隐喻,并非朴实无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6.《静夜思》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广为流传。
答案:李白
解析:《静夜思》是李白的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论语》中“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一句,强调了学习和温习的重要性。
答案:温故而知新
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为通过温习旧知识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
8.《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___”八字。
答案: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解析:这八字是通灵宝玉上的刻字,寓意吉祥,象征宝玉与宝玉石的紧密联系。
9.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_________”来代指书信。
答案:尺素
解析:“尺素”指一尺长的白色生绢,古人常用来写信,后成为书信的代称。
10.《诗经》中的“_________”篇,描绘了周代贵族祭祀的场景。
答案:颂
解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主要记载祭祀和颂扬祖先的诗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答案:√
解析:“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谋的典型体现,主人公确实是诸葛亮。
12.《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描绘了作者在荷塘边漫步的所见所感。()
答案:√
解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描写了作者在一个夏夜漫步荷塘的情景和感受。
13.《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卫风·硕人》。()
答案:×
解析:这句诗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而非《卫风·硕人》。
14.《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祥子在北京拉车谋生的艰辛历程。()
答案:√
解析:《骆驼祥子》确实是老舍的作品,描写了祥子在旧社会底层生活的苦难。
15.《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
解析:《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