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15-2脊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脊 髓 Spinal cord * * 1、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3、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脑高度发达,成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按相连部位区分 脑神经 脊神经 按分布区分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按功能区分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外形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一、 脊髓的外形 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 后正中沟 脊髓有两个膨大 颈膨大:C4—T1 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腰骶膨大:L2—S3 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止于尾骨的背面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 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终丝filum terminale 马尾 cauda equina 脊髓圆锥 终丝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二)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颈段 8节(C1~8) 胸段 12节(T1~12) 腰段 5节(L1~5) 骶段 5节(S1~5) 尾段 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颈1~4节(C1~4)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腰1~5节(L1~5) 对第11、12胸椎 骶1~5节(S1~5) 尾节(Co1)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 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马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一)灰质 后角(后柱) 前角(前柱) 中间带 侧角(侧柱) 中央管central canal 灰质连合gray commissure 前角anterior horn 后角posterior horn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 lateral horn (T, L1-L3) 1、后角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与痛觉有关 传导痛温触压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缘层 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 后角固有核 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nucleus proprius 2、中间带 1)胸核nucleus thoracicus:(C8-L3)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 2)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 n.: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3)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 n.: 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 4)骶副交感核sacral parasympathetic n.: 位于S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内侧群: 支配躯干肌 2)外侧群: 支配四肢肌 前角内侧群 前角外侧群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运动。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2)γ-运动神经元: 4、灰质分层: 共10个板层 Ⅰ层 后角边缘核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位于后角颈部,形成网状结构 Ⅵ层 后角基底部,仅见于颈腰膨大 Ⅶ层 中间带 Ⅷ、Ⅸ层 前角 Ⅹ层 中央灰质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后索posterior funic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