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熏洗疗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熏洗疗法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 了解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按一定处方用药,将所用的中草药加水煎煮后,先用蒸气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熏洗疗法的适应症 外科疾病: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 周围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骨科疾病:软组织损伤等; 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骨关节炎; 皮肤科病: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寻常疣、手足癣、发癣、股癣等; 内脏疾病:失眠、高血压等; 亚健康。 一、基本技术 (一)淋洗法 (二)熏洗法 1.全身熏洗法 2.局部熏洗法 3.热罨法 基本技术——淋洗法 将药物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后,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不断地淋洗患处。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 多用于疖、痈破溃流脓或创伤感染、皮肤溃疡等,尤其是发生于腹部及腰背部者。 在淋洗时,并可轻轻捺按伤口四周,并用镊子持消毒棉球拭蘸伤口脓液,使脓液及坏死组织淋洗干净。 淋洗后,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常规换药。 基本技术—— 熏洗法 1.全身熏洗法 2.局部熏洗法 3.热罨(yan)法 熏洗法——全身熏洗法 方法: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里,进行全身沐浴。或把药汤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桶内放一小木凳,高出水面3寸左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在外面),勿使热气外泄,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患者再浸于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 全身熏洗法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 特别提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 熏洗法——局部熏洗法 手熏洗法: 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将患手架于盆上,进行熏蒸,外以布单将手连盆口盖严,不使热气外泄,等到药汤不烫人时,可把患手或腕部与前臂浸于药汤中进行洗浴。 足熏洗法:把煎好的药汤倒入木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踝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 坐浴法: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待药汤不烫人时,臀部浸于盆中泡洗。也可用坐浴椅,先把盆放在椅下进行熏蒸,后将盆移至椅上坐浴。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肛门及会阴部的疾病。 特别提示: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坐稳,以免跌倒摔伤;应用熏洗法如果无条件熏蒸时,可直接泡洗患处。 熏洗法——热罨法 类似现代的热湿敷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另用1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层得以保持一定的湿热度,持续淋渍热罨。 (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在盆内,用消毒纱布或软布蘸药汤,稍微拧一下(不要太干),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 (3)将药物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搪瓷盆内加水煎汤,乘热熏洗,并取出药袋,带汤乘热在患处进行湿热敷,这样汤洗与热罨连续交替产用。 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 临床应用——湿疹 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客于肌表所致;或脾虚失运,素体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遏所致。急性期可见周身或局部出现红色丘疹,或皮肤潮红而有集簇,又散发性粟米大小之红色丘疹或丘疹水疤,瘙痒,或皮损溃烂,渗出液较多。慢性期多出现鳞屑、苔藓化等损害,皮损处有融合及渗出的倾向。 操作步骤:应用淋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过滤去渣后,将药液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使用。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 治则:清热利湿,养血润肤。 苦参百部汤:苦参、蛇床子、生百部、益母草各30克,生大黄、青蒿、石菖蒲、黄柏、地肤子、徐长卿各20克。 临床应用——脚癣 多因脾胃湿热下注,或久居湿地,水浆浸渍,或传染所致。始足部一侧,渐侵延两侧,或常见足趾之间,或起鳞屑,薄而易落,或生小水疱,或黄头,四周无红晕,数日后水疱吸收而隐没,叠起白皮,或有红晕的脓疱,瘙痒,搔抓脱皮出血而始舒,疱破流水,疼痛,有灼热感。 操作步骤:应用足熏洗法。将中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过滤去渣后,将药液放入盆内使用。每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10天左右为一疗程。 治则: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足熏洗方: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鲜皮、川黄柏、红花、防风、大枫子各20克。渗出液多者加枯矾15克。 临床应用——踝关节扭伤 多由外伤致局部气滞血瘀引起受伤部位经络不通,筋肉经络受损所致,其临床表现是踝关节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 操作步骤: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