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治疗冻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熏蒸疗法治疗冻疮 昆山市中医医院 针推康复科 金悠悠 历史沿革 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记载用韭和酒煮沸, 以其热气熏蒸,治疗伤科疾病。 《内经》记载用椒、姜、桂和酒煮沸熏蒸治疗 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痹证。 唐《外台秘要》记载熏蒸疗法治疗伤寒不汗证; 宋《太平圣惠方》; 明《普济方》、《本草纲目》、《外科正宗》; 清《伤科补要》记载熏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医宗金鉴》记载本法医治麻风病。 其他:《张氏医通》、《急救广生集》 《外治寿世方》等 中药熏蒸疗法特点 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袁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蒸气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适用于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外科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软组织损伤等骨科疾病;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寻常疣、手足癣、发癣、股癣等皮肤科疾病及某些内脏疾患如失眠、高血压等。 基本技术 (一)淋洗法 将药物放在沙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后,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不断地淋洗患处,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这种淋洗方法多用于疖、痈,破溃流脓或创伤感染、皮肤溃疡等,尤其是发生于腹部及腰背部者,在淋洗时,并可轻轻捺按伤口四周,并用镊子持消毒棉球拭蘸伤口脓液,使脓液及坏死组织淋洗干净。 淋洗后,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常规换药。 基本技术 (二)熏洗法(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热罨yan法) 1、全身熏洗法 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里,进行全身沐浴,或把药汤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桶内放一小木凳袁高出水面3 寸左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在外面),勿使热气外泄,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患者再浸于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熏洗完毕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如能稍睡片刻更好,待消汗以后,再换穿衣服。全身熏洗法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 特别提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 基本技术 2、局部熏洗法(手熏洗法、足熏洗法、坐浴法) 1)手熏洗法 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将患手架于盆上,进行熏蒸,外以布单将手连盆口盖严,不使热气外泄,等到药汤不烫人时,可把患手或腕部与前臂浸于药汤中进行洗浴。 基本技术 2、局部熏洗法 2)足熏洗法 把煎好的药汤倒入木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 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 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踝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 基本技术 2、局部熏洗法 3)坐浴法 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待药汤不烫人时,臀部浸于盆中泡洗。也可用坐浴椅,先把盆放在椅下进行熏蒸后将盆移至椅上坐浴,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肛门及会阴部的疾病。 特别提示: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坐稳,以免跌倒摔伤。 熏洗法如果无条件熏蒸时,可直接泡洗患处。 基本技术 3热罨yan法 热罨法类似现代的热湿敷法。由于患病部位不同,治疗应用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 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另用1 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层得以保持一定的湿热度,持续淋渍热罨。 基本技术 3热罨yan法 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在盆内,用消毒纱布或软布蘸药汤,稍微拧一下(不要太干),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 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 基本技术 3热罨yan法 3)将药物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搪瓷盆内加水煎汤,乘热熏洗,并取出药袋,带汤乘热在患处进行湿热敷,这样汤洗与热罨连续交替产用。 热罨法适用范围 热罨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 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 但使用时应注意消毒灭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