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技术交底.pdf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GB/T16954-2021《卫星地球站天线通用技术要求》、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11442-2019《卫星电
视接收系统技术要求》等。
一、卫星天线安装规范与极化角校准
1.天线选型与安装要求
–天线类型:根据接收频段选择抛物面天线(C波段推荐直径≥1.5m,Ku波段
≥0.6m),确保增益≥40dB。
–安装位置:避开遮挡物,保证仰角≥5°(避免地面反射干扰),接地电阻≤4Ω
(GB50343-20125.2.3)。
–极化方式:国内卫星多采用线极化(水平H/垂直V),需根据卫星参数调整
馈源波导口方向。
2.极化角校准
–计算公式:
其中,Δφ为卫星经度与接收地经度差,θ为接收地纬度。
–校准步骤:
1.使用指南针确定正南方向,固定天线基座;
2.调整馈源波导口方向:水平极化时长边垂直地面,垂直极化时长边平行地面;
3.根据计算结果微调馈源旋转角度(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误差控制在
±3°以内。
–双极化系统隔离度要求:正交极化隔离度≥30dB,避免同频干扰(GB/T
16954-20216.3.2)。
二、信号强度测试与验收标准
1.测试工具与参数
–仪器:频谱分析仪、卫星接收机信号质量检测功能、场强仪;
–关键指标:载噪比(C/N≥12dB)、误码率(BER≤1×10⁻⁴)、信号电平(C
波段≥-60dBm,Ku波段≥-50dBm)。
2.测试流程
–预调试:通过卫星接收机输入卫星参数(下行频率、符号率、极化方式),
锁定目标卫星;
–信号优化:
1)粗调方位角和仰角,通过频谱仪观察信号峰值;
2)微调极化角,确保馈源波导口与卫星极化匹配(参考图2);
3)检查馈源焦距,确保焦点与抛物面中心重合(误差≤2mm)。
–验收标准:
•图像质量:无马赛克、雪花点(模拟信号信噪比≥40dB,数字信号
MER≥30dB);
•系统隔离度:邻频干扰抑制比≥60dB(GB/T11442-20197.2.1)。
三、有线电视系统安装与信号分配
1.信号分配网络设计
–拓扑结构:星型或树型结构,主干线采用-9同轴电缆,分支线采用-5电缆;
–设备选型:
•调制器:输出电平110±5dBμV,邻频抑制≥60dB;
•混合器:插入损耗≤2dB,带内平坦度±1dB;
•放大器:增益20~30dB,噪声系数≤8dB。
2.信号均衡与调试
–电平调整:用户端信号电平60~75dBμV(GB/T11442-20197.3.2);
–频率规划:采用邻频传输,间隔8MHz,避免互调干扰;
–故障排查:
•信号衰减:检查接头氧化、电缆弯折;
•干扰:使用场强仪定位电磁干扰源(如微波炉、5G基站)。
四、安全与维护要求
1.防雷与接地
–天线支架与建筑物防雷网连接,接地线截面积≥16mm²(铜);
–SPD(浪涌保护器)安装于馈线与接收机间,标称放电电流≥15kA(GB
50343-20126.3.4)。
2.维护规范
–定期检测:每季度检查电缆接头防水性,每年校准一次极化角;
–故障记录:建立信号电平、误码率历史数据,预判设备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