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乌头碱中毒的救治.pptx

发布:2019-02-19约2.99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的病例分享;草乌(Kusnezoff Monkshood);草乌;生草乌;干草乌;川乌; 2018年5月3日,重庆市璧山区发生一起居民饮用自配药酒中毒事件。在当地居民任先生的生日宴会上,15人因为饮用药酒中毒后送医,导致包括任先生在内的5人不幸身亡。据检验,发现是自配药酒中含有雪上一枝蒿等药物导致的中毒。; 长沙男子田某与卢某搬家时,两人在床底发现一瓶药酒,两人便找到纸杯对饮起来。平日有喝酒习惯的田某一口气饮了一杯,而卢某只喝了一口。随后,田某和卢某出现唇舌、四肢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且田某半小时后昏迷。两人被急送至医院抢救。送至医院后,两人被诊断为急性乌头碱中毒。入院后,医生迅速对田某实施电除颤及心肺复苏术抢救,但未能挽留田某生命。饮酒较少的卢某经救治,目前已病愈出院。; 2014年4??11 日 玉溪市红塔区某餐馆发生了客人食用草乌炖肉中毒事件,先后到医院就诊的中毒者多达57人,所幸的是没有人员死亡;其中5人症状较重,经全力救治后无生命危险。事后记者了解到,这些中毒者都是到红塔区野生菜聚园餐馆吃草乌宴的,中毒事件发生后,该餐馆已被查封。;据宾川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2015年9月8日晚,宾川县金牛镇一村民邀约亲戚朋友到家中煮食草乌炖猪脚,参加就餐的亲属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并到医院就诊,经医院全力抢救,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 …… 2017年4月1日下午,楚雄州元谋县黄瓜园镇牛街村冯少华家人和亲属14人在就餐时,煮食草乌炖肉,导致14人中毒,其中有2名中毒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 ;有毒成分是乌头碱(C34H47O11N) 毒性极大:乌头碱在溶液中有万分之一就可尝到麻辣感 乌头类药物均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其中以雪上一枝蒿毒性最剧烈,是草乌、川乌毒性的几十倍。草乌的毒性大于川乌,附子为川乌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小于川乌。附子药用有三种规格,盐附子毒性大于蒸制过的黑附片、白附片。; 一般中毒剂量:附子30-60g,草乌3-4.5g,一枝篙0.5-3g,落地金钱1-2.5g,搜山虎3g。乌头类植物其有毒成分系乌头碱,口服含乌头碱成分药物0.2㎎既能使人中毒,口服3~5 ㎎即可致死。乌头碱经煎煮,水解成毒性较弱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苯酰乌头原碱又可再一步水解为毒性极弱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煎煮时间越长,毒性越低,一般煎煮3~4小时后,乌头碱几乎全部被破坏。 ; 中毒的原因-----煎煮时间太短或用药过量;川乌、草乌、附子药学成分相似,如川乌、草乌、附子同用,易中毒。用药时间过长。长期服用含乌头类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易蓄积中毒。 乌头类禁生用,生用多指外用。因而要求正确炮制,如炮制未达到合格要求,易引起中毒反应。 ; 临床上常因对乌头生药的泡制或水煎不当服用而引起中毒。 ;吸收途径:可经破损皮肤和胃肠道迅速吸收,吸收快,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经过肾脏及唾液排出。 潜伏期:短,一般在服药后1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症状,亦有在服药后立即发生或3天后发生的,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乌头碱主要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毒作用机制 主要对神经和心脏;中毒作用机制 主要对神经和心脏 ;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 中毒的诊断 ;抢救措施; 病史情况;心电图:急诊科20:58分心电图:窦性心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21:33分心电图:室性逸搏心律,22:49心电图:室上性心动过速。23:08心电图:窦性心律。 肾功:BUN 6.8mmol/L 、Cre 127μmol/L, 电解质:K+3.5mml/L, 血气:PH7.25,血糖:6.8mmol/L 心肌酶学:正常(入院即刻) 血、尿常规正常。 ; 结合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心电图检查 初步诊断:急性乌头碱中毒 恶性心律失常并休克 ;口服中毒应立刻用1∶5,000高锰酸钾、2%食盐水或浓茶反复洗胃 洗胃后可灌药用炭10~20g,随后再从胃管内灌入硫酸镁20~30g或20%甘露醇250~500 ml导泻 催吐或洗胃最好在无惊厥、无呼吸困难及心律正常情况下进行;抢救过程及用药; 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心肌的直接毒害所致。临床上突出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多见,其次为房性早搏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房早、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