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旅游美学鉴赏.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疆喀纳斯旅游景点美学鉴赏 指导教师:周杰 作者:鲜青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当然旅游不仅仅是从现在才开始,而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旅游者。当然,现在旅游起源于何时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旅游有意义,怎么让自己的旅游充满意义,就犹如丰满的人生一样。而旅游中的审美在根本上是贯穿旅游活动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念和一种心境流露,它决定着一场旅游行为的出发点,方向和宗旨。因此本文是一场有意义的“旅游”,一次不同的美的回忆!关键词:旅游 审美 喀纳斯 自然美 人文美 生活 感受心得一,神秘的喀纳斯“喀纳斯”是蒙语“美丽富饶而美丽”的意思,也有人译为“峡谷中的湖”,但也有人认为也可以叫它“可汗的水”、“王者之水”。谁是王者,这个地球上谁建立过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谁能领受王者这个称号而面无愧色?唯有那个自称为上帝之鞭的成吉思汗!早在800年以前,喀纳斯的名字就曾和这个令世界闻之色变的大汉连在一起。传说当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以手捧水畅饮,他突然想起来还不知这水的名字,就问手下的将领,这是什么水?将领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王者之水,普天下者,莫非王土。”谁能说他们的回答是错误的呢?喀纳斯是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是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是亚洲唯一具有瑞士风光特色的自然景观区;是中国唯一与三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这些唯一性使它成了新疆天山以北最有吸引力的旅行目的地。喀纳斯湖形象美的来历:喀纳斯湖时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刨蚀而成。当时,喀纳斯冰川长达百余里,冰川厚度大于二三百米。由于缓慢而稳定的退缩,在喀纳斯湖口留下了宽约1公里、高50~70米的终碛垄,而后即迅速退缩,形成了现在的喀纳斯湖的基础。喀纳斯美的成长: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那我说,喀纳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成长,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了!而现在以喀纳斯为中心,现以建立了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奇、特、绝、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保护区美妙神奇的特色,使其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旅游观光、文化研究的价值。二,喀纳斯的自然美冰川地貌的遗迹。由于这里冰川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角锋、刀脊、古冰斗、U形谷、悬谷、冰碛湖,仅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就达500余个。并且从冰川地貌可以辨出这里明显出现过三次冰期,喀纳斯是第二次冰期合成。并且在在景区内有冰川374条,总面积261.9平方千米,占阿尔泰山冰川总数的81%。其中最长的喀纳斯冰川发源于友谊峰,长10.8千米,面积31.85平方千米,是喀纳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至今在湖的东岸高出湖面80~90米的陡崖上还保留着数10米长、10余米高,布满冰川丁字形擦痕的羊背石,有趣的是在这些羊背石上还有古代岩石壁画,给喀纳斯增添了历史的见证,也增添了奇特的形象美。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站在一个山坡上就可以饱览阿尔泰山6~7个垂直自然景观带的真貌:海拔800~1200米为山地寒带灌木草原,海拔1200~1500米的向阳坡和台地是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再往上海拔为1800~2500米间呈锯齿状分布有亚高山冷草甸,接着是海拔2650~3100米之间为高山寒冻垫状植被、苔藓、地衣土带,其上为永久冰雪和落岩带。多样的自然带景观,不仅赋予了喀纳斯秀美与险峻之美,还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天然百花植物园。在喀纳斯,从湖边各地的林间空地到3100米雪线以下,处处有鲜花盛开,橙黄蓝紫粉红白等等各色鲜花,它们随季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异,形成不同色彩的“花坛”,与蓝天、白云、雪峰、绿色的树林和碧绿的湖水融为一体,构成异常瑰丽的图画。在景区珍稀植物种类特别多,堪称植物基因库。其典型表现在它是以西西伯利亚代表树种为主体的泰加林在我国的唯一分布区,主要以新疆落叶松、五针松、云杉、冷杉为主;其稀有性变现在区内有新疆五针松等30种植物属国内独有;其多样性变现在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的就有798种;原始性表现在保护区地处偏远,生态系统保存完好。这些都给与了喀纳斯旅游的色彩美和奇特之美!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在景区内有兽类39种,两栖爬行动物4种、鸟类117种。其中有雪豹、黑鹤、貂熊、紫貂、北山羊等5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另外还有雪兔、马鹿、棕熊、猞猁等22种国家保护动物。阿勒泰林蛙、北极蛇、胎生蜥蜴、岩雷鸟、普通松鸡等在国内都属独有。在喀纳斯湖里的野生鱼类大概有八种,当地人分别称为:大红鱼、小红鱼、小白鱼、狗鱼、鲶鱼、花翅子、船丁鱼、真岁鱼。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红鱼,因为它一度被指认为“喀纳斯湖怪”。大红鱼的学名叫哲罗鲑,属于肉类珍稀鱼种,鱼体一般长度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