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武术-太极拳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大学体育武术课(女生)
课 程 编 号: 4150004
学院、专业、年级: 2007级男生
任 课 教 师: 张 涛
教 师 所 在 单 位: 体育学院体育部
山东师范大学
《大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
武术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二学年,四个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共144学时。
根据教育部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体育课《指导纲要》精神,我校大学体育课教材选用山东省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最新版本《大学体育教程》。其中武术课程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
武术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育,促进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教材内容依照武术课的基本思想,针对目前我校公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身心特点,牢牢把握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来选择的。具有体系新颖内容精练、结构合理、科学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主要包括1、了解武术运动的起源、发展及锻炼价值。2、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套路。3、学会欣赏武术运动与武术比赛。
通过学习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各个感受器官的功能,积极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大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
武术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大学公共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发展多种活动,使之具有能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通过武术套路和攻防实用技法的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反应能力、防身自卫的能力。
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与时数分配
学期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百
分
比 1 2 3 4 36 36 36 36 理论教学 4 4 4 4 11.1% 基本功 4 11.1% 初级长拳(第三路) 16 44.4% 散打基本动作 6 16.7% 初级剑术 16 44.4%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 10 27.8% 简化太极拳 26 72.2% 内家八法总归练法 16 44.4% 内家擒敌秘法36招 10 27.8% 考 试 4 4 4 4 11.1% 机 动 2 2 2 2 6.06% 三、教学大纲内容
1、理论部分
1)大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2)中国武术发展史
3)体育卫生与保健、运动处方的制定、健康心理指南、各种体育项目简介、体育欣赏能力培养、人类生存能力培养。
4)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简介
2、实践部分
1)基本功
手型、手法、掌法、肘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肩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
2)武术套路
① 初级长拳(第三路)
② 初级剑术
③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
④ 简化太极拳
⑤ 内家八法总归练法
3、攻防实用技法
内家擒敌秘术36招
四、参考文献:
1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曲宗湖 杨文轩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2 《体育与健康》 张瑞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3 《体育词典》 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
4 《武术》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5 《运动医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6 《中国武术史》 林柏源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
7 《武术理论基础》 江百龙等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8 《内家拿穴擒敌秘术》 贾宝和等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
9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 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