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pdf

发布:2020-12-06约1.45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题 目 南凯信办公楼设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结构方向)1班 指导教师 学 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 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 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 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 式。例如: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民航办公大楼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80年 代建造的北京长城饭店是现浇延性框架结构。 2.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板、柱组成。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教室等。需 要时还可以隔断分隔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变成大房间,因而使用非常灵活。外墙 用非承重构件,可以使立面设计灵活多变。使用轻质隔墙和外墙,还可以大大降低 结构自重,节省材料。 缺点:框架结构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主要取决于梁、柱 的截面尺寸,通常梁、柱截面惯性矩小,侧向变形较大,因此限制了框架结构的使 用高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框架结构建造高度以15~20层以下为宜。 综上所述,在高度不大的结构中框架结构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体系。 3.框架结构布置 框架结构在进行平面布置时,首先要确定柱网,柱网的尺寸必须满足建筑使用 和结构受力合理要求,同时还有考虑施工方便和经济因素。 1 柱网的开间及进深。可设计成大柱网和小柱网,在抗震结构中,过大的柱网将 给实现延性框架增加一定的困难。 承重框架及抗侧力框架。承重框架是指直接支承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的框架, 根据楼板中梁板布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双重承重等几种布置 方式。由于风及地震可能从任何一方向作用,所以不管横向还是纵向都是抗侧力框 架。抗侧力框架必须做成刚接框架,不得采用横向为框架、纵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 体系。为了保证纵横方向都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高层框架宜采用方形、圆形、 多边形或接近方形的截面,使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和刚度接近。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 于1.5 。 框架沿高度方向的布置。通常,沿高度方向各层平面的柱网尺寸相同。柱子截 面变化时,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尽可能做到轴线不变,或不作大的变化,使柱子上 下对齐或仅有较小的偏心。 4.双向板的截面设计构造及配筋 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双向板,由于在两个方向受到支撑构件的变形约束,整块 板内存在穹顶作用,使板内的弯矩大大减小。为了利用这一有利的因素,规范允许 对四边与梁整结板,起弯矩的设计值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折减。折减系数:(1) 对于连续板中间区格的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折减系数为0.8 。(2)对于边区格 的跨中及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当l /l ﹤ 1.5 时,折减系数为0.8 , b 当1.5≤l /l<2.0 时,折减系数为0.9 。(l 为区格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l 为 b b 区格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 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双向板按照 弹性理论方法设计时,所求得的跨中正弯矩钢筋数量是指板的中央处的数量,靠近 板的两边,其数量可以逐渐减小。考虑到施工方面,将板的两个边方向上各分为3 个板带。两个方向的边缘板带宽度军为均为短边长度的1/4,其余则为中间板带。 在中间板带上,按跨中最大正弯矩求得的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均匀布置;而在边 缘板带上,按中间板带单位板宽内的钢筋数量一半均匀布置。 5.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2010)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