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混合料场拌运输——摊铺——碾压——自检合格——监理验收——下一步工序
施工
整理下承层,检查下封层表面是否清洁,有杂物时及时清除干净。
(3)沥青混合料拌和
①加强对拌和过程的全程管理。
②拌和前将粗集料充分烘干,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生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所有集料都分类堆放在料仓内,做好防尘工作。
③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70号A级沥青温度的规定,面层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55—165℃,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5℃,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45—165℃。
④拌和时严格控制集料超大粒径的含量,每天进行沥青抽提试验及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两次,检查成品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⑤设专人对拌和料进行目测和温度测量,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将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炭化的混合料废弃。
⑥拌和站及时与现场保持联系,使拌和量与现场用量相匹配。
(4)混合料的运输
①运输前,将运输车辆的车厢清扫干净,卸料返回的运输车再次运料前必须将余料清除干净。
②为保证混合料装车的均匀性,拌和出料时在备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卸料,防止混合料离析。运料车按照“前、后、中”的顺序进行装料以减少混合料在下落过程中的重力离析。运输车辆要使用苫布或者棉被覆盖严实。
③沥青混合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
④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m处停住,不能撞击摊铺机,卸料要缓起以防离析,卸料过程中运料车要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⑤混合料运到现场后,要及时检验温度和质量,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温度,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要废弃,不能使用。
(5)混合料的摊铺
提前做好摊铺机及其他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摊铺前首先把摊铺机下面及前方散乱的碎石、杂物等清除。摊铺采用摊铺机作业,摊铺机上安装横坡仪控制摊铺层横坡;两侧在路槽开蹬层面上走滑靴控制高程。
①摊铺机开工前提前0.5h-1h预热熨平板,使其温度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使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捣频率和振幅,以保证面层的初始压实度达85%左右。
②混合料运输到场温度不低于145℃。正常施工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5℃,低温情况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50℃。
③摊铺机保证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速度,避免中途停顿。
(6)混合料的压实
压实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组合,压路机碾压方式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部分。
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两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前后振压2遍,碾压速度1.5~2km/h,压路机从外侧向路中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部分。初压后检查平整度、横坡,必要时修整。
复压用1台胶轮压路机碾压,各2遍,碾压速度3.5~4.5km/h,复压后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无明显轮迹。
终压紧跟复压进行,采用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2遍,直至路面无轮迹,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
(7)接缝处理
施工接缝采用垂直接缝。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用三米直尺沿纵向放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割机或人工用镐垂直刨除端部层后不足的部分,使接缝能成直角连接,并涂抹改性乳化沥青。继续摊铺时,刨除的断面应保持干燥,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从先铺面层上跨越逐渐移向新铺面层。接缝碾压完毕后再纵向碾压新铺面层。
(8)养生
施工完成后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