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4–组合逻辑电路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门电路 2.1 概述 2.2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3 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2.4 TTL门电路 2.5 其它类型的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 2.6 CMOS门电路 2.7 其它类型的MOS集成电路 2.8 TTL电路与CMOS电路的接口 2.1 概述 图2.1.1 获得高、低电平的基本原理 图2.1.2 正逻辑与负逻辑 图2.1.1 获得高、低电平的基本原理 图2.1.2 正逻辑与负逻辑 2.2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一) 图2.2.1 二极管开关电路 图2.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图2.2.3 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几种近似方法 图2.2.4 二极管的动态电流波形 图2.2.5 双极型三极管的两种类型 (a)NPN型 (b)PNP型 图2.2.6 双极型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a)输入特性曲线 (b)输出特性曲线 图2.2.7 双极型三极管的基本开关电路 图2.2.8 用图解法分析图2.2.7电路 (a)电路图 (b)作图方法 图2.2.9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a)截止状态 (b)饱和导通状态 图2.2.10 双极型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2.2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二) 图2.2.11 MOS管的结构和符号 图2.2.12 MOS管共源接法及其输出特性曲线 (a)共源接法 (b)输出特性曲线 图2.2.13 MOS管的转移特性 图2.2.14 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 图2.2.15 MOS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a)截止状态 (b)导通状态 图2.2.16 P沟道增强型MOS管 图2.2.17 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漏极特性 图2.2.18 用P沟道增强型MOS管接成的开关电路 图2.2.19 N沟道耗尽型MOS管的符号 图2.2.20 P沟道耗尽型MOS管的符号 图2.2.1 二极管开关电路 图2.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图2.2.3 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几种近似方法 图2.2.4 二极管的动态电流波形 图2.2.5 双极型三极管的两种类型 (a)NPN型 (b)PNP型 图2.2.6 双极型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a)输入特性曲线 (b)输出特性曲线 图2.2.7 双极型三极管的基本开关电路 图2.2.8 用图解法分析图2.2.7电路 (a)电路图 (b)作图方法 图2.2.9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a)截止状态 (b)饱和导通状态 图2.2.10 双极型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图2.2.11 MOS管的结构和符号 图2.2.12 MOS管共源接法及其输出特性曲线 (a)共源接法 (b)输出特性曲线 图2.2.13 MOS管的转移特性 图2.2.14 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 图2.2.15 MOS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a)截止状态 (b)导通状态 图2.2.16 P沟道增强型MOS管 图2.2.17 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漏极特性 图2.2.18 用P沟道增强型MOS管接成的开关电路 图2.2.19 N沟道耗尽型MOS管的符号 图2.2.20 P沟道耗尽型MOS管的符号 2.3 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图2.3.1 二极管与门 图2.3.2 二极管或门 图2.3.3 三极管非门(反相器) 图2.3.4 图2.3.3电路的化简 图2.3.1 二极管与门 图2.3.2 二极管或门 图2.3.3 三极管非门(反相器) 图2.3.4 图2.3.3电路的化简 2.4 TTL门电路(一) 图2.4.1 TTL反相器的典型电路 图2.4.2 TTL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2.4.3 输入端噪声容限示意图 图2.4.4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等效电路 图2.4.5 TTL反相器的输入特性 图2.4.6 TTL反相器高电平输出等效电路 图2.4.7 TTL反相器高电平输出特性 图2.4.8 TTL反相器低电平输出等效电路 图2.4.9 TTL反相器低电平输出特性 图2.4.10 例 2.4.1的电路 图2.4.11 TTL反相器输入端经电阻接地时的等效电路 图2.4.12 TTL反相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