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露天煤矿开采中的事故隐患与防治措施 .pdf

发布:2024-11-23约3.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露天煤矿开采中的事故隐患与防治措施

1露天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隐患与危害

通过笔者不完全的调查,在如今的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的主要隐患表现:1)部分开采面的坡度过于的陡峭,还有部分的阴山坎。2)没

有在相应的位置上安装避炮房、报警装置等。3)部分开采作业场出现积水过多、

材料过于堆积的情况。4)煤矿生产的宕面没能够与生产人员居住场所、材料等

加工场地隔离出规定距离。5)爆破时候用的导火索没能达到规范的距离,应该

超过1.2m。6)部分电器设备过于陈旧、线路破旧不堪,在架设线路的时候也没

能够按照规范进行。7)开采作业当中完全忽视安全生产,经常忘记带安全帽等。

上述的露天开采的隐患仅仅是一部分,在开采作业当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加

强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2露天煤矿开采中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

无论是何种事故和隐患都有它发生与存在的原因。在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

技术、矿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素质不足等都是其中的

原因。

2.1技术

露天采矿涉及的工艺较多,包括穿孔、采装、运输和排土等四大生产工艺,

露天采矿作业围绕这四大生产工艺的特点,重点放在消除或者减弱安全隐患上,

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并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2.1.1穿孔

1)钻机沿台阶边缘行走时,机架实出部分距台阶外缘不得小于5m。2)钻

车通过高压线时,钻机最高部分与高压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5m。3)钻车通过坡道时,钻架必须回位,以防钻机倾倒。4)钻孔时,钻

机司机室距崖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m。5)落钻架时,钻架上下均不能站人。6)

机械、电气、风路系统安全控制装置失灵,以及除尘装置发生故障及损坏时,应

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修理、维护和更换。7)牙轮钻应配置除尘设施。8)钻机夜

间作业,照明设施要完善。9)钻机开始运行前,应检查机械周围是否有人和障

碍物。10)加强操作者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

者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和防范突发事故的能力。

2.1.2采装

1)电铲调动时应组织专门队伍专职调铲。2)采装工作面出现伞岩时,禁止

电铲正面作业。3)电铲作业时,按规范操作,作业人员应佩带个体保护用品。4)

当电铲作业时,任何人不得在电铲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的底帮附近停留,在

任何情况下,铲斗下都严禁站人。5)合理设计旁弓线,避免电铲作业时铲斗碰

上架空线。6)在电铲作业时,发现有悬浮岩块、塌陷征兆、瞎炮,必须停止作

业,将电铲开到安全地带。7)每台电铲都应装有汽笛或警报器,在电铲作业时

都应发出警告信号。8)加强工作面的除尘。

2.2管理

2.2.1事故与隐患的原因

1)眼光狭窄。近几年煤矿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安全装备等手段,但过于

依懒,却疏于管理,以致于收效甚微、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利益;另外,

有的领导为了尽快实现短时间的利益或者是为了自己当前创造更多的政绩,盲目

的、不切实际的扩大煤矿的生产规模,严重的超人员、超能力生产,忽视了可能

引发的安全问题;其次,有的领导层没能够完全理解清楚安全文化对于一个煤矿

企业的长久发展所带来的意义,没能长期的、有效的坚持安全文化建设。2)管

理局面过于混乱。为了确保煤矿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一套

完善、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让全

体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当中做到有章可循,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安全生

产带来的随意性,将生产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但是,事实上,部分煤矿企业

都是下了大功夫在目前的生产利益上,却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去建立一套完善的、

长远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往往是有管理制度但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各

管各,造成安全管理混乱。

2.2.2事故与隐患的防止对策

1)完善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露天煤矿具有其自身特点,存在复杂的

不安环境和不安因素。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员工展开安全培

训。煤矿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必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与自身的生命安全有着

直接的联系,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前途,是企业的大事、要事,不能

够敷衍了事,更不能够走过场,要牢牢把握安全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科

学合理的规划,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开展安全培训时,首先要做的

就是全面、仔细地分析各类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并针对各

类不同的计划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