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的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
食管癌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的研究
摘 要
目的:食管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以华北地区为高,据
1980年统计,其死亡率为9.7/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
的第四位(∞。多年来,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对食管癌的
诊治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但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
明显,待就诊时,常已发展至中、晚期,造成手术及放
疗、化疗后效果不理想。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肿瘤的研究
已进入基因水平。学者发现,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
有关基因中,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外,还存在另一种癌
Gene,
相关基因,即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Repair
MMR)。MMR突变子表型最常见的是微卫星DNA序列
Instability,MSI)。微卫星和MSI
不稳定性(Mierosatellite
是近年有关肿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是继癌基因和抑
癌基因之后,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又一重大进展。微卫
星DNA是指一类不编码的、数量可变的、广泛存在于
原核和真核基因组中的核苷酸重复序列,以二核苷酸重
复序列为常见。它多位于基因的非编码区以及染色体的
近端粒区,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MSI是指由于DNA
errors)引起的简单重复序列的改
复制错误(Replication
变,表现为肿瘤组织与其相应的非肿瘤组织DNA结构
性等位基因的大小发生改变。MSI最早在1993年发现
中文摘要
子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矮又陆续在胃癌、胰腺癌、
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等肿瘤中发现。迄今
为止,几乎每一类型的瓣瘤都已被证明有MSI的存在。
产生MSI的主要原因题MMR功能缺陷,不能正常发挥
错既修复作焉,孳|超复制差镄,导致基因缉不稳定,进
而引起癌变。有关MSI在食管癌中的表现,因国内外的
萋秀究剐嚣l开始,结采不尽一致。
本实验试图对食管癌和MSI的相关性做进一步研
究,力求找妥一种筛查食管癌赢发区易感个傣耨静分子
方法,对高风险个体进行早期诊断,以利于设计有针对
性昭治疗方案。
材料与方法。所采用标本均为2001年8月至2003
年1月在河j£医科大学第西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切
除的病例。本组共30例食管癌患者,男17例,女13
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2岁。病堙类型:鳞
状细胞癌23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5例:其中高分化~
中分化癌20侧,低分化癌5例,未分化癌5例;PTNM
分期:I期l例,II期16例,IIl期13例;病理谣实有
区域淋巴结转移者14例,未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
l6例。黢有病人均无肿瘤家族史,亦未接受过放疗及化
疗。所有病例均记录居住地、生活习惯等一般情况。
每一瘸铡割取翳瘪中心部位的瘿组织及团一标本远
离癌组织5cm阻上的食管正常粘膜,用蛋白酶K消化、
酚缀仿异戊醇提淑正髫缝缓露癌组织基因鳃DNA。选取
中文摘要
的D18S58两个微卫星位点,按下列条件进行PCR扩增:
退火:59℃,30s;延伸:72℃,30s。40个循环;(3)72
℃延伸5
94℃,45s;退火:59℃,30s;延伸:72℃,45s。35
个循环;(3)72。C延伸10min。PCR产物经7%变性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后,EB染色,在凝胶呈像系统上观察
摄影。
将肿瘤组织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比较,若肿瘤的某一
等位基因出现条带的增多或位置的改变,则评价为微卫
星不稳定(MSI);若等位基因为纯合子,记为无信息(uI)。
结果:1.不同位点MSI差异较显著(见Table2)。30
例食管癌组织中,D3S1067和D18S58两个位点均正常
的有18例,8例在D3S1067位点出现MSl,为26.7%,
频率较高;6例在D18S58位点出现MSI,为20%;2
例在两个位点同时有MSI的表达(见Table2)。2.食管癌
中3号染色体,尤其是3p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