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doc

发布:2017-01-08约6.11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混合神经。从椎间孔穿出后,在前、中斜角肌之间合并成上、中、下三干,其中上干由C5~6 组成,中干由C7 组成,下干由C8~T1 组成,至锁骨平面上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共6 股,至腋窝顶部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延伸为内侧束,三个后股组成后束,在腋窝中部分出正中、桡、尺神经。臂丛神经在肌间沟内较集中且部位浅表,易于穿刺,阻滞较完全。 2.适应证:肩部、上臂、前臂桡侧手术和骨、关节复位,桡侧阻滞较完全。 3.操作方法: (1)体位:仰卧,肩垫薄枕,头转向对侧,显露患侧颈部; (2)定位:患者抬头,穿刺点位于前中斜角肌间隙(简肌间沟)内锁骨上三横指处(相当于C6 水平); (3)穿刺方法:取6.5 号针。穿刺点处作皮丘,刺入肌间沟,方向向内、后、下向骶尾部或是寻找异感,找到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缓慢注药。 4.局麻药浓度及剂量: (1)成人:2%利多卡因20ml,1%地卡因4ml,生理盐水6ml,0.1%肾上腺素3~4 滴,即为1.3%利多卡因及0.13%地卡因混合液共30ml,或用0.25%~0.375%布吡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24ml,一次缓慢注入; (2)小儿:0.8%~1%利多卡因8~10mg/kg。地卡因浓度较利多卡因小10 倍。 5.并发症: (1)Horner#39;s 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症状详见颈丛阻滞并发症; (2)膈神经阻滞:患者诉胸闷、气急,听诊同侧呼吸音减低。处理:鼻氧吸入。 (3)局麻药误入椎动脉:可引起惊厥,意识丧失,处理:详见局麻药毒性反应; (4)气胸:胸闷、气急。同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处理:立即面罩吸氧和摄胸片明确诊断,并请胸外科协助诊治; (5)误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高位脊麻现象,呼吸心跳停止。处理:立即心肺复苏,参见全脊麻醉处理。 二、腋路穿刺法 1.解剖:臂丛神经各分支在腋鞘内与腋动静脉同行,其中正中神经位于腋动脉前方,桡神经位于腋动脉外侧,腋神经位于腋动脉后方,因此,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