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docx
4.15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4.15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爆发、转折、结束及其影响。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包括世界格局的变化、法西斯主义的崛起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介绍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参战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分析战争中的重大转折点,如诺曼底登陆、珍珠港事件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讲述战争胜利的过程及各国的胜利标志。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探讨战争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历史思维、文化认同和历史价值观。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在战争中扮演角色的认识,提升文化认同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形成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及过程,理解战争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如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等,以及它们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国家的战略意图和军事行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及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③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等,并理解它们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系统
-软件资源:历史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历史资料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资源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历史地图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在地图上,你能看到哪些国家在战争爆发前存在冲突?”
-学生思考后,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涉及全球的冲突,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讲授新课(用时2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动荡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利用历史资料和图片,讲解战争的爆发、主要战役和转折点,如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战役的战略意义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类社会的破坏。
-教师讲解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开始。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你所在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影响?”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准备简短的汇报。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听后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战争对全球的影响。
4.课堂提问与互动(用时3分钟)
-教师提问:“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同,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5.创新环节:角色扮演(用时2分钟)
-教师选择几名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领导人,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次重要会议。
-学生需要在角色扮演中,展示各自国家的立场和目标,尝试达成某种共识。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在扮演结束后给予点评,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6.结束语(用时1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点,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书籍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世界历史大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卷》等历史书籍,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和细节。
-影视资源:《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等电影,通过影视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氛围和影响。
-网络资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官方网站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展览和资料,以及专业的历史学术网站,如“中国历史网”、“历史论坛”等。
-文献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档案、日记、回忆录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