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2
临床需全面掌握疾病基本特点,进一步强化急诊护理,可缩短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疾病者抢救时间和急诊时间,且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此研究把124例患者分组研讨,其目的在于研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24例研讨对象,选取范围为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按护理方式分组分62例对照组和62例研究组。对照组内32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为25.3岁-74.2岁(34.6±4.3)岁,GCS评分为(4.5±1.3)分;研究组内33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为25.6岁-74.6岁(34.9±4.2)岁,GCS评分(4.6±1.3)分。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GCS评分、年龄、性别构成比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入院后把患者安置在抢救室或单人病室中,把床头抬高15-30度,开通静脉通路,快速滴注甘露醇20%,以免出现颅内高压和脑疝,把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其呼吸保持畅通,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出现窒息,并给予吸氧治疗。患者若有手术指征,需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研究组接受急诊护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监测体征状况。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偏瘫、单瘫等症状,监测器感觉、运动、肢体反射?羁觯患嗖饴?内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疾病者容易合并颅内高压,出现喷射样呕吐,剧烈头痛,频繁恶心等症状,针对合并意识障碍疾病者,容易发生躁动不安等情绪,因此,各护理工作人员需在护理中,监测患者意识状况,以及呕吐物性质、量、颜色等,进而来判定颅内高压状况。此外,还需监测患者瞳孔、意识等状态
(2)高热护理。此疾病患者体温升高会损害中枢神经,容易出现中枢性高热状况,各护理工作人员需给予相应物理降温、亚冬眠疗法进行降温,让高热症状得到缓解
(3)呼吸道管理。术后,意识未及时恢复者,会一定程度降低其呼吸系统防御能力,深度麻痹咽部肌群,神经发生反射性迟钝,增多痰液,口腔分泌物滞留,发生肺部感染,所以,各护理人员需协助其每间隔两小时进行一次翻身[1-2],给予雾化方式进行治疗,让呼吸系统保持湿润
(4)脑脊液外漏护理。针对判定为脑脊液外漏者,需垫高头部,把无菌巾铺设在枕头上,及时清除鼻前庭和耳道中血迹和污垢,定时擦洗盐水,给予酒精消毒处理,患者呈侧卧位,以免颅内污染,液体出现堵塞或出现逆流
(5)躁动护理。针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疾病者,往往会出现躁动不安,主要因素为脑水肿,需合理给予镇静剂。针对出现躁动不安者,勿约束肢体,以免因症状过度将颅内压提高,脑水肿状况被加重,或加重颅脑消耗量
1.3 指标判定。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记录患者各指数(住院死亡、抢救死亡、住院时间、救治时间等),并对比讨论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中研究所得的计量(住院时间、救治时间)和计数资料(患者死亡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若P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