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2 年2 月,我园确立的研究课题《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 的研究》作为省级课题的子课题经过半年来的实践研究,在园长带领、全体教师 积极参与下,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第一阶段的目标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现 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思路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 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和引导。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在所有活动中, 对幼儿来说比较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便是区域活动了。《幼儿园教育 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 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 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 发展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是一个 非常好的平台,它非常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创造力方面。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1、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课题实验夯实基础。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和研究规划。
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从“园长--教师--家长- -幼儿”区域推进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本着规模由小到大逐步推开的原 则,每班挑选一位骨干教师组成首批实验教师队伍,对课题研究方向提出意见、 制定实验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
(2) 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 人格魅力的基石。面对新课题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 的实施策略,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教师唯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 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3)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详实的课题学习计划,收集、整理 幼儿创造力发展、区域活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即时反思,并于每月 举行一次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目的不是去掌握一定理念术语和时髦名词,而 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念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 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对于扎 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了解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需求与潜能,构建各年龄段 创造力发展目标,为课题研究提供方向。
开学初,我们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新《纲要》中的目标要求,收集各种理论 知识,深入挖掘语言领域中关于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 造力发展现状,并分别提出了园内教师和家长的指导要求,尽量做到科学、具体、 可行。
3、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与年龄班幼儿培养重点,有计划、有过程地 进行实践研究。
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经过深入的调 查,我们拟订了几个子课题,供实验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实验教师都能在《目标》的引导下,选择符合自己年龄段特点的班级培养重点, 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
总体来看,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方法、程序较为规范, 可操作性强,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动态研究过程。幼儿园较注重过程性 管理,期初让教师填写研究对象的现有水平、个人专题研究计划,从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幼儿发展目标及具体过程几个方面填写,每月教师都有专题活动记录, 并把一月来的研究方法进行小结,每月进行课题研究对象的观察与记录,学期末 再填写研究对象的情况并形成一份个人专题研究总结,课题组会根据这些文字材 料及现场开展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
4、结合办园特色,多角度、多手段地设计班级环境和区域活动并开放活动 现场。
我们吸取幼儿园多年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经验,在学期中进行了班级 环境和区域活动的设计交流并开放活动现场。
5、围绕课题实验方案,进行课题成果展示及研究反思。 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各教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一学期来课题研究实验 成果也通过园内展示课、教育随笔、专题论文等形式展现出来。 另外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或收获进行了反思,撰写 了教育随笔和专题论文,在课题组活动中交流并积极投稿或参赛。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实验虽只进行了半年,但在园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 已初见成效。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念强化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态度、 情感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1、通过研究,幼儿创造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