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浙江第八届竞赛题.doc

发布:2017-01-24约7.5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第八届初中自然科学竞赛辅导练习(十八)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浙江省第八届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 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①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③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④实施退耕还林工程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夜鹰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了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生活习性的因素分别是A.阳光与阳光 B.温度与温度 C.阳光与温度 D.水分与温度 3.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淡水哺乳动物是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鲵 D.白鳍豚 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有一因质量偏小不合格。找出不合格钢珠用天平测量少A.2次 B.3次 C.4次 D.5次 pH试纸测定两种溶液的pH,若A溶液的pH为1,B溶液的pH为7,则A、B 两溶液使pH试纸呈现的相应颜色为――――――――――――――――(  )  A.红、黄 B.黄、红 C.黄、蓝 D.红、蓝 7.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稀盐酸,并滴加了数滴石蕊试液。现向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A.Mg(OH)2 B.NaOH C.Na2SO4 D.K2O 8.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此温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A.13.3克 B.26.7克 C.33.3克 D.40克 .在一定条件下,12克碳和16克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有A.22克二氧化碳 B.28克二氧化碳 10.下列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托盘天平的是 A.用加热法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的结晶水数目 B.体积分数99%的乙醇稀释成体积分数75%的医用酒精 C.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 D.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将3某溶液里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 14.已知1克甲液体温度升高1℃需2.1焦的热量, 1克乙液体温度升高1℃需4.2焦的热量,1克丙液体温度升高1℃需2.8焦的热量。分别取甲液体60克与乙液体60克,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取90克的丙液体,以相同的热源加热,则其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象 ――――――――――――――(  ) A、落在Ⅰ区 B、落在Ⅱ区 C、与甲重叠 D、与乙重叠 15.两个相同的圆柱形瓶子,一只装满水,另一只装有与水质量相等的砂子。若让两只瓶子同时从两个完全相同的斜面顶部滚下,到达斜面底部时,判断两个瓶子的速度大小A、装水的瓶子速度大 B、装砂子的瓶子速度大C、速度一样大 D、条件不足,速度大小无法判断 16.经实验测得某一溶液由Na+、Mg2+、Cl-、SO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含有4.6克Na+、6克Mg2+、14.2克Cl-,则SO42-质量为 A.9.6克 B.28.8克 C.14.4克 D.48克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  ) 鉴别二氧化锰和炭粉时,可分别加入氯酸钾后共热,看氧气产生的快慢 鉴别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时,可分别加入盐酸后微热,看溶液的颜色 鉴别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硅时,可分别加入蒸馏水并搅拌,看固体是否溶解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时,可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A. B. C. D. 19.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