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考研辅导班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首师考研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史记 》。
答案:史记
解析:《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拱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受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扩展:《 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小篆_________。
答案:小篆
解析: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留问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公约元8年),才逐渐被隶属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扩展:小篆是在 秦朝 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子标准字体。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 安阳 境内。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脾虚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墟”,是殷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扩展: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位于今河南 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 毕加索 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答案:毕加索
解析: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展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纳粹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怒。他又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毕加索他那潜在的变现主义再次并发出来,线条扭曲着,膨胀着,激情在奔腾驰,这便是《格尔尼卡》。
扩展:《格尔尼卡》属于 油 画。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指南针 。
解析: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造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闻名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扩展:中国的四大发明是 。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韩非子 。
解析:韩非生于周报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战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扩展: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子,突出成就是把 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红色 。
解析: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有歌曲脸谱和电视剧脸谱
扩展:京剧中,红色表示_________。
8.佛教的创始人是 。
解析: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 Buddha-sāsana。注:/代表s上面一小撇。):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据今天三千多年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