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17-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描述与分类:区分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区分潜移默化与深远长久,区分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加精神力气。
2.说明与论证: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礼节和思维方式,理解并区分文化对人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3.预料与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文化影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辨析与评价: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1.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政治认同)
2.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传统经典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科学精神)
3.依法参与文化活动,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文化环境。(法治意识)
4.参与社区、学校良好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建设;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公共参与)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有同学说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肯定不同。你认为呢?
提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并非肯定不同。因为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特性也有共性。随着文化沟通的不断加强,不同文化之间也在相互借鉴、融合。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1)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非强制的。
(2)启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常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住,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正所谓“昔孟母,择邻处。”孟子学习祭祀、做买卖主要受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提示:受四周文化氛围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深远长久的影响:
(1)表现:文化对人深远长久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
(2)核心和标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记。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
关键实力·议题导学
议题一文化确定还是影响人的行为
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漂亮中国,我是行动者”,分别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为宣扬语,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号召社会各界主动自觉行动起来,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携手共建漂亮中国贡献力气。我国各地实行形式各样的主题宣扬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漂亮中国。
(1)全国各地实行形式各样的主题宣扬活动的依据是什么?(政治认同)
提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我国各地实行世界环境日宣扬活动对人们有何影响?(公共参与)
提示:文化影响人们的相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实行主题宣扬活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漂亮中国行动,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丽。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从内容看:
①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不同的影响;
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等各种文化活动中受到文化的影响。
(2)从性质看: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对人既有主动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和选择所处的文化环境,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3)从程度看:不能把影响作用当成确定作用。文化环境、文化活动不是影响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唯一因素,不能认为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确定作用。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即思索问题的根本方法,包括线性思维方式与非线性思维方式两大类型。思索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称为思维的方法论。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差异也有共性:
(1)文化具有多样性。由于各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使得不同民族的交往方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2)但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反映在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上也有相同或相像之处。比如,各民族都有庆祝新年的习俗。
(2024·全国Ⅰ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名贵,多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