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ATM通信网.pdf

发布:2019-03-07约1.06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ATM通信网 第六章 ATM通信网 6.1 ATM 网络的基本概念 6.1 ATM 网络的基本概念 6.2 ATM的参考模型和协议 6.2 ATM的参考模型和协议 6.3 ATM 网络的性能 6.3 ATM 网络的性能 6.4 ATM业务流量控制 6.4 ATM业务流量控制 6.1 ATM 网络的基本概念 6.1 ATM 网络的基本概念 为远程通信服务的传统网络主要有两类:一个是以 电路交换为基础的电话交换网,另一个是以分组交换 为基础的数据通信网.N-ISDN试图从用户网络接口 出发,将这两类不同技术的基础通信网络融为一 体.但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发展,N-ISDN 仅在 NUI上实现的合并,并不能使基础交换网络发生实质 意义上的综合和融合。ATM 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 在N-ISDN 中综而不合的状况。 为了能够支持任何类型的用户业务, ATM 网络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高速率、 低延迟的复用和交换网络。为此,ATM将 用户的业务流拆分或组装成固定大小的信 息单元(即信元,Cell),并以此为基础进行 复用和交换等处理。 ATM信元长为53个八位组,其中5个用 作信元头,其余48个为用户净荷。ATM 网 络通过信元头内的虚电路标识符来识别一 个信元,并以该标识符经高速的交换机, 将源自用户端的信元传送到目标端的用 户。 1、ATM信元 1、ATM信元 信元通过ATM 网络时经过两种类型的接口, 一种位于终端用户接入到网络的接口(UNI) ,另 一种位于网络内交换机之间的接口(NNI: 网络节 点接口) 。 信元中,部分字段的作用如下: *一般流量控制(GFC) 只作用于UNI ,其功能是为了控制ATM接续的 业务流量,以避免用户侧出现业务量过负荷。 *头标差错控制(HEC) 用于针对信元头的差错检测,并起信元界定作 用。 *虚通道标识符(VPI)和虚信道标识符(VCI) 标识虚电路,用于路由选择和资源管理 等。 *信元丢失优先级(CLP) 用于决定在信元丢失时的先后次序。 *净荷类型(PT)和净荷(Payload) 区分信元净荷类型,装载用户信息或数据 2、ATM网络的一般通信过程 2、ATM网络的一般通信过程 ATM 网络以面向连接的方式提供端到端 的信息服务。终端用户在进入正式通信之 前,首先要经过呼叫过程。连接建立好 后,ATM 网络按一定路径顺序转移所服务 的信元。 (1)呼叫建立 为在端到端之间建立连接,源端点用户 需向ATM 网络发送请求消息,要求与宿端 点通信。请求信息通常包括所要求的带 宽、业务质量(Qos)等参数 用于启动、撤除和修正连接的呼叫控制 信息,通称为信令消息。UNI和NNI上通信 的信令消息分别遵从UNI信令协议和NNI信 令协议。 A ATM 网络 B x Y UNI NNI NNI UNI ATM 网络端点间的连接 信令消息也被封装在ATM信元中进行传送,不 过其信元头内的VCI被置为专用值。与源端点相连 接的ATM交换机将执行呼叫接入许可控制功能, 并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交换机一起,来确定是否 支持新的连接。 (2)信元定序和选路 在ATM 网络中,某一连接的信元要确保按顺序 到达。在ATM交换机的交换过程中,也要确保每条 连接中的信元传送顺序. 选路过程在ATM 网络确定连接是否支持的同时 完成的。交换机在收到连接请求后,如果有充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