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学习过程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抓主业 重管理 创特色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南县工作站
南县电大教育始办于1979年,1995年独立建站。办学近30年来,在省市电大的悉心指导下,在南县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强,逐步发展成为益阳市范围内的一所特色较突出、优势较明显的独立设置的县级电大站。2002年,我站被确定为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单位。自2000年起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开始我校每年开放教育在籍学员超过600人。本站现有在籍本、专科学员642人,拥有普通教室4间、多媒体电化教室2间、资料室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等一批基础设施,以及多媒体教学光盘100多片,并创建了“南县电大教学辅导网”。这完全得力于南县人民政府及南县教育局人、财、物方面的倾力支持,以及我站一班人的团结拼博,努力工作。
2002年,县教育局出资30万元,本站筹资21万元,通过政府协调收购与电大站相邻的一家县内停厂企业(南县纸箱包装厂),将其与电大站连成一片,增大办学场地近10亩,通过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我们站现在是绿枊红墙、花草繁茂、环境幽雅、面貌焕然一新,为县站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县政府行文使“一村一大”顺利实施,教育部行文,教师踊跃报名,学历教育的培训等等,均为我站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学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县级电大站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省、市电大的指导,以及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教育局的支持。在创建省示范性县级站过程中,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投入配套资金,进一步扩大了教学场地,使我们的教学和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以现代化和开放性为特征的办学特色更加明显。2000年我校被省电大评为全省县级电大招生“先进单位”;2000年和2002年荣获县委、县政府“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至2004年连续五年评为南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评为益阳市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05、2007年评为益阳市教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抓主业 一心一意办电大
我站创建以来,一直以电大教育为主,从来没有与其他高校联盟或挂靠其他高校招生,尤其是近十年我们始终跟随着中央电大、省电大的改革发展开放教育。我们的认识是:第一,县级电大站要名符其实,不能挂羊头卖狗肉;第二,电大创办近30年,已经被社会各阶层认同,有很高信誉,形成了品牌;第三,电大的办学形式适应市场需要,灵活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得到社会各界欢迎;第四,电大教育从中央到县城乃至乡镇,构成多层级的教育教学系统,具有明显的系统优势。基于以上认识,我站不论招收的是本科还是专科,不论是成招还是开放远程教育,一概归口电大教育。
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告牌位、网站等广告媒体宣传电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主动与县政府、县组织部以及工商、银行、公安司法、教育等行业联系,争取政策的支持与落实,抓好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工作。我们先后与南县创意职业学校、南县职业中专等中等职业学校联系和宣传,实施电大成人高考招生工作。在招生中我们首先把好入学资格验审关,不符合入学资格的学生不予报名,截止目前我站没有一个因资格复审而不能毕业的“问题学生”!
试点以来,我站先后开设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法律学、金融学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小学教育、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一村一大”之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八个开放教育专科专业。近十年我们已经培养了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大多成为了我县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有部分毕业学员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可以说我们培养出的是一批又一批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金凤凰!
二、重管理 教学过程细监控
在教学组织和实施工作中,我们遵循省校的“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并结合我站的实际,将每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1、抓好入学教育关,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自编了《电大学员上网学习指南》,组织新生入学教育时,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手把手地教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进入三级学习平台,注册和登录学习,掌握流览教学资源、参加讨论、网络答疑等操作基本方法。同时根据每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规定学员网上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凡开放教育学员必须登录电大远程教学平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尽快完成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角色转换。
2、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促进学员自主学习意识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在上网学习方面,我们规定:每学期总上网学习时数不低于80小时,并每学科提问2次以上。我们将上网学习的过程纳入形成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交流方面:我们按教学班组建QQ群,每位学员加入群,开展群内学习交流活动,还根据专业和地域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小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