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评审标准.doc

发布:2018-01-11约2.75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目 录 第一条 毕业论文撰写目的要求及组织……………………………………… 1 第二条 指导教师条件与职责………………………………………………… 2 第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方式………………………………………………… 2 第四条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3 第五条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评定标准…………………………………… 4 第六条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 7 第七条 论文书写格式……………………………………………………… 8 第八条 学年论文写作要求………………………………………………… 14 第九条 专业(见习)实习报告写作要求………………………………………18 PAGE PAGE 23 第一条 毕业论文撰写目的要求及组织 一、目的和要求 毕业论文是各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毕业和职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论文的教学目标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毕业论文组织 1、系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各有关专业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本系各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其任务是 : (1)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对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教学大纲。并进行过程监控。 (2)审核毕业论文的选题。 (3)确定指导教师。 (4)检查和保证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5)协调学生毕业论文与就业的矛盾。 (6)批准建立本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及各专业答辩小组。 (7)对本系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2、专业教研室作为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任务是: (1)做好选题工作并组织有关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 (2)提出指导教师名单。 (3)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4)掌握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5)组织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 (6)组织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 (7)收集、整理、汇总毕业论文工作有关资料并存档。 第二条 指导教师条件与职责 毕业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一、指导教师条件 1、 指导教师应当由学术水平较高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 2、 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强烈的专业兴趣,熟练的专业方法及丰富的专业知识。 二、指导教师职责与作用 1、指导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条件,帮助学生选好课题,指导学生制定并安排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等。 2、指导学生正确拟定毕业论文,向答辩委员会提出有关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论文质量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评语、建议和意见,并督促和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材料整理归档。 第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方式 一、独立实践:每名同学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二、选题 选题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 (2)课题要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问题 (3)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 (4)选题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5)选题要使毕业论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三、毕业论文的过程 1、选题 2、课题的调研与文献检索 3、论文的撰写 4、毕业论文答辩 第四条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一、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组成。 二、答辩时间 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为每年的5月20日至5月24日 三、答辩地点 可容纳100人左右的教室一间,备有扩音设备,可供非毕业班同学旁听。具体地点另行安排。 四、答辩小组 论文答辩小组主要由本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成,答辩组长负责组织具体答辩事宜。各系组织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本专业论文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包括指导教师),1人为主席(指导教师不得任主席)。答辩委员会设秘书2人,负责记录并填写成绩,整理、报送相关材料。答辩委员会规定答辩程序并按程序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须在答辩结束时给定评语并公布答辩成绩。 五、答辩前期工作 学生最迟应在毕业答辩一周前将毕业论文送交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和评阅。指导教师结合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对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